[发明专利]发光性粒子以及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51809.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康介;花木直幸;佐佐木晃逸;吉冈知昭;金子和平;金泽吉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5/02;C09B2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性粒子 式( 1 ) 极大波长 长波长 产率 量子 粒子 发光 式中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680nm以上的长波长范围具有发光极大波长且显示高量子产率的发光性粒子、以及在680nm以上的长波长范围具有发光极大波长且在粒子中显示高量子产率的化合物。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以下述式(1)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和粒子的发光性粒子,式中的取代基的定义如在说明书中所记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具有特定结构的化合物的发光性粒子、以及作为色素而有用的新型化合物。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对蛋白质、酵素或无机化合物等进行定量的高灵敏度且容易的测定法,广泛使用荧光检测法。荧光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向认为包含被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测定对象物质的试样照射上述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时所发出的荧光,从而确认测定对象物质的存在的方法。当测定对象物质并非荧光体时,例如,使对与测定对象物质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以荧光色素进行标识的物质与试样接触,之后与上述同样地,通过检测照射激发光时所发出的荧光,能够确认测定对象物质的存在。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具有优选的激发峰值的初始供体染料和具有优选的发光峰值的最终受体染料在聚合物微小粒子中配合来制造出的荧光微小粒子。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作为上述染料而使用聚氮引达省染料的内容。
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设计以及合成了新型二苯乙烯BODIPYR(注册商标,是boron-dipyrromethene的简称)染料的内容,且对于合成的二苯乙烯BODIPYR染料,分析了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吸收以及发光光谱。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3442777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Olivier Galangau et al.,Org.Biomol.Chem.,2010,8,4546-455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荧光微小粒子具有优选的有效斯托克斯位移,但存在量子产率低的问题。在非专利文献1中,对染料溶液的吸收以及发光光谱进行了分析,但未记载有将染料掺入粒子的内容。
本发明将以下作为应解决的课题,即提供一种在680nm以上的长波长范围内具有发光极大波长且显示出高量子产率的发光性粒子、以及在680nm以上的长波长范围内具有发光极大波长且在粒子中显示出高量子产率的化合物。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结构的新型化合物来制造发光性粒子,能够制造出在680nm以上的长波长范围内具有发光极大波长且显示出高量子产率的发光性粒子,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发明。
[1]一种发光性粒子,其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和粒子。
[化学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8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