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金属茂催化的双峰共聚物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51032.6 申请日: 2017-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9641988B 公开(公告)日: 2021-09-14
发明(设计)人: A·H·邹;P·S·拉维尚卡尔;J·A·M·卡尼奇;F·C·里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 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主分类号: C08F210/16 分类号: C08F210/16;C08F4/6592;C08F210/06
代理公司: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代理人: 杨立芳
地址: 美国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双金属 催化 双峰 共聚物 组合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共聚物组合物和共聚方法。所述方法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金属茂催化剂:一种能够制备高分子量共聚物;并且一种适合于制备具有至少一部分的乙烯基终端的更低分子量共聚物,和由此制备的共聚物组合物。共聚物组合物可以包含(1)第一乙烯共聚物级分,其具有高分子量,显示支化拓扑结构,并具有较低乙烯含量(基于所述第一乙烯共聚物级分的重量);和(2)第二乙烯共聚物级分,其具有低分子量,显示线性流变学,并具有较高乙烯含量(基于所述第二乙烯共聚物级分的重量)。据信,这些性能的独特组合提供具有有利的粘度改进性能,例如剪切稀化和燃料经济性的优异组合,以及高增稠效率的共聚物组合物。

发明人:Andy H.TSOU;Periagaram S.RAVISHANKAR;Jo Ann M.CANICH;FrancisC.RIX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362,364的优先权,所述文献的公开内容全文通过参考引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两种金属茂催化剂体系的组合制备双峰基于乙烯的共聚物组合物,所述双峰基于乙烯的共聚物组合物可以尤其用作粘度改进剂用于改进润滑流体的流变性能。

背景技术

常规聚烯烃粘度改进剂是OCP,或烯烃共聚物,基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或丙烯α-烯烃共聚物。这些共聚物在烃溶剂中的更大的线团尺寸提供优异的增稠效率。然而,它们在分子量分布方面是线性且单峰态的。目前市场中的长链支化粘度改进剂是基于聚(氢化异戊二烯-共聚-苯乙烯)共聚物的多臂星形物,所述多臂星形物具有以交联聚苯乙烯芯为中心的20-40个氢化聚异戊二烯(在氢化后具有交替的乙烯-丙烯组成)星形臂。这些长链分支在烃基料中传递更早的剪切稀化启动以便在高剪切速率下更低粘度和更好燃料经济性。然而,它们的增稠效率由于它们的星形形状(长链分支减小聚合物线团尺寸)而差劣并且它们由于聚苯乙烯的容易氧化而容易氧化和降解。

因此工业中持续希望发现共聚物组合物,尤其是金属茂催化的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它们为例如,润滑油组合物,同时传递优异的增稠效率和燃料经济性质量。

沿着这些和相似的脉络,一些相关出版物包括美国专利公开号US 2015/0025209以及US 2015/0025209中[0005]-[0011]段给出的那些(通过参考引入本文);WIPO公开号WO2015/009832以及WO 2015/009832的[0004]段中给出的公开内容(通过参考引入本文);此外还有以下:美国专利公开号2012/0245311、2014/0051809;美国专利号6,506,857、6,875,816、6,924,342、7,999,039、8,318,998、8,829,127;和日本未审专利公开Hei 8-239416。

本发明发明人已经发现,双金属茂催化剂反应体系尤其可用于产生某些有利的金属茂聚合物组合物。特别地,本发明发明人已经发现使用包含第一和第二金属茂催化剂的双金属茂催化剂体系进行聚合是有利的。第二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线性、低分子量、高C2(乙烯)和乙烯基-封端聚烯烃共聚物,而第一催化剂将这样制得的乙烯基封端的聚烯烃共聚物通过使它们与其它单体共聚合而引入更大的共聚物链中。在一些方面中,认为引入了所述乙烯基封端的聚烯烃共聚物的这些更大共聚物链具有梳状支化结构。来自梳状物的长链分支不如来自星形物的长链分支那么剧烈地使聚合物溶液线团收缩。当通过第二金属茂催化剂制备的线性低分子量共聚物的某种部分没有结合到高分子量级分的链中时,得到附加的优点。这提供包含某种比例的线性低分子量共聚物的双峰共聚物组合物。有利地,此种低分子量共聚物可以具有更高的相对乙烯含量(与更高分子量级分相比)。因为聚乙烯据认为在粘度改进剂应用中溶胀最多,所以低分子量、高乙烯线性级分可以用来提高共聚物组合物的增稠效率,而所述共聚物组合物保持梳状支化高分子量级分的剪切稀化和燃料经济性利益。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51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