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移动状况输出装置以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9210.1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正康;吉川敏文;星野孝道;鸟谷部训;羽鸟贵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6B1/18 | 分类号: | B66B1/18;B66B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韩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移动 状况 输出 装置 以及 方法 | ||
评价乘客在大楼内移动的时间根据电梯的结构而如何变化是困难的。因此,本发明的乘客移动状况输出装置(100)具备:移动时间算出部(101、103),按每个利用者获取从利用者进入大楼起直到电梯厅为止的移动所花费的第一移动时间、在电梯厅中从抵达电梯厅起直到乘上电梯为止所花费的等待时间、以及从乘上电梯起直到抵达目的楼层为止的移动所花费的第二移动时间,收集第一移动时间、等待时间以及第二移动时间的信息,算出从进入大楼内起直到抵达目的楼层为止的利用者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以及显示部(105),显示总移动时间,移动时间算出部算出第一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和第二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显示部将第一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和第二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一并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乘客移动状况进行评价的装置、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大楼的高层化、大规模化,对电梯要求的运送能力增加。虽然通过增加电梯的台数能够确保运送能力,但是会挤压楼层面积。因此,将电梯的目的地分为低层楼层和高层楼层等多个组进行运行的多层区(Multi bank)方式、利用往返直达电梯在中层楼层换乘电梯的空中大堂方式、以及空中大堂方式与多层区方式的组合等电梯的结构的多样化正在发展。站在利用多样化的电梯的乘客的立场,重要的是,从大楼的入口起直到抵达各自的目的地为止能够顺畅地移动。
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即,将模拟人的运动的楼层内人流仿真器、模拟电梯的运动的电梯移动仿真器以及模拟人向电梯的乘降的电梯乘降仿真器组合,从而始终如一地对大楼内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上的人的流动进行仿真,并显示楼层内的人的流动和电梯的运行状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96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并未考虑电梯的结构改变的情况。乘客在大楼内移动的时间有可能被电梯的结构所影响而变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并不能对这方面进行评价。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乘客移动状况输出装置具备:移动时间算出部,按每个利用者获取从利用者进入大楼起直到电梯厅为止的移动所花费的第一移动时间、在电梯厅中从抵达电梯厅起直到乘上电梯为止所花费的等待时间、以及从乘上电梯起直到抵达目的楼层为止的移动所花费的第二移动时间,收集第一移动时间、等待时间以及第二移动时间的信息,算出从进入大楼内起直到抵达目的楼层为止的利用者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以及显示部,显示总移动时间,移动时间算出部算出第一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和第二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显示部将第一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和第二电梯结构下的移动时间统计信息一并显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评价乘客在大楼内移动的时间根据电梯的结构而如何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乘客移动状况输出装置的结构的例图。
图2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楼层间移动的平均移动时间的算出方法的例图。
图3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乘客移动状况输出装置处理流程的概要的例图。
图4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电梯的运行业绩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等待时间算出的临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在实施例1中示出楼层间移动时间算出的临时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在实施例1中作为乘客移动路线数据而示出多层区方式下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9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利用移动装置的电梯呼叫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