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湿发热性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8935.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2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宏;中村成明;家野正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日本爱克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1F8/08 | 分类号: | D01F8/08;D06M11/63;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发热 纤维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吸湿发热性纤维,关于吸湿发热性,其具有初期温度的上升迅速性,而且具有高水准的蓬松度。一种吸湿发热性纤维,其为具有表层部和由丙烯腈含有率不同的两种丙烯腈系聚合物构成的并列型结构的中心部的复合纤维,所述表层部具有交联结构及Na盐型或K盐型羧基,其特征在于,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中表层部所占的面积为5%以上且小于20%,而且20℃、相对湿度65%的环境下的饱和吸湿率为2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湿发热性纤维,关于吸湿发热性,其具有初期温度的上升迅速性,而且具有高水准的蓬松度,使人体可早期实际感受到舒适的温暖环境。
背景技術
作为吸湿发热性纤维,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在衣物领域或产业原料领域中最被广泛使用。已知这样的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具有pH缓冲性、抗静电性、保水性等调和功能或高吸湿率、高吸湿速度、高吸湿率差或来自于这些的调温调湿功能(例如专利文献1、2)。
然而,交联丙烯酸酯系纤维由于具有高吸湿率,因此具有因其所吸湿的水分而蓬松度及形态稳定性下降的特征。因此,梳理加工较难,此外,处于在棉胎等需要蓬松度的用途等的进展无法进行的状况。
对于这样的状况,申请人提出了一种交联丙烯系纤维,其为对具有由2种丙烯腈系聚合物构成的并列结构的丙烯腈系纤维施以用含氮化合物进行的交联处理及水解处理而得到(专利文献3)。该纤维以实用性的水平兼具吸湿发热性与蓬松度,但基于蓬松度的高度而采用Mg、Ca等的多价金属盐型的丙烯酸酯系纤维,因此关于吸湿发热性,在吸湿后难以在短时间内上升至高温,用于被褥的棉胎等时,存在使用者无法立即实际感受到温暖度的问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16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132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专利公开WO2015/0412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这样的包含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创制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发热性纤维,关于吸湿发热性,其具有初期发热温度的上升的迅速性,而且具有高水准的蓬松度。
本发明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专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作为交联聚丙烯酸酯系纤维,采用Na型或K盐型而提高初期的吸湿发热性,与此同时采用将体现吸湿发热性的表层部缩小的特定的复合结构、与提高表层部的羧基量的技术来弥补作为Na盐型或K盐型的缺点的低蓬松度,由此可一边维持高蓬松度一边体现出由吸湿发热性所产生的初期的高上升温度,终至完成本发明。
具体地讲,本发明人发现:作为交联聚丙烯酸酯系纤维,关于吸湿发热性采用比Mg盐型或Ca盐型的多价金属盐型更优异的Na盐型或K盐型的碱金属盐型之后,将中心部设为由特定的两种丙烯腈系聚合物构成的并列结构,采用尽可能缩小发挥其周围的吸湿发热性的表层部而提高蓬松度的复合结构,形成表层部时在比以往更低浓度的碱金属化合物的缓和的条件下进行水解处理,在比以往更高的温度的严苛条件下进行之后的酸处理,由此即使在狭窄的表层部也能使羧基以比以往更高浓度存在,体现出高吸湿发热性。
此外,于图1显示依据ISO18782:2015的测定方法以及条件测定的Na盐型或Mg盐型的交联聚丙烯酸酯系纤维的经过时间与温度的变化的图表。从图1可知,关于交联聚丙烯酸酯系纤维的基于吸湿发热性的初期的上升温度,Na盐型比Mg盐型优异。
即,本发明基于上述知识而完成,具有以下的(1)~(4)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日本爱克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日本爱克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8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