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基本不受温度影响的机械性能和高强度的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6701.0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S·克尔希;U·波尔克哈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69 | 分类号: | C08G18/69;C08G18/79;C08G18/20;C08G18/22;C08G18/32;C08G18/42;C09J17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冯奕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基本 不受 温度 影响 机械性能 强度 组分 聚氨酯 粘合剂 | ||
本发明涉及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基于平均分子量为至少500g/mol的所有多元醇的总量,其包含至少55重量%的聚丁二烯多元醇和至少一种潜伏固化剂,其中潜伏固化剂的反应性基团的数目与存在的OH‑基团的数目的比例在0.02至0.4的范围内。所述组合物具有长的开放时间,无气泡的固化,极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弹性和出人意料的在宽的温度范围内非常恒定的高强度。其还非常好地粘附至金属基材和非金属基材,其中在玻璃状热塑性塑料上几乎不造成应力开裂。其因此非常适合作为需要在宽温度范围内粘合的结构弹性粘合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性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的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聚氨酯的结构粘合剂通常用在制造业中,特别是作为构造粘 合剂和装配粘合剂,用以彼此粘合构件,使得粘合复合物成为可持久 负重构造的一部分。所述粘合剂通常为弹性的并且必须满足关于可加 工性、强度和粘附力的高要求。
这样一种粘合剂应当容易加工并且可以以直到10mm及以上的更 大层厚度使用,并且不仅在环境温度下而且在受热加速的固化过程中 都可以无缺陷地固化达到最终强度。其还应当与涂漆金属基材和具有 低表面能的基材建立良好粘附。最后,粘合剂应当在其使用温度范围 内(通常在约-40至90℃的范围内)显示出尽可能一致的机械行为, 并且在温度改变时没有突然的强度变化和弹性模量变化。
对于这些应用来说,已知使用基于疏水多元醇(特别是聚丁二烯 多元醇)的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所述粘合剂通常具有低吸水性,固 化时几乎不倾向于形成气泡并且显示出良好的耐老化性。此外在低能 量表面(例如聚烯烃或聚碳酸酯)上的粘附构建通常较好。此外所述 粘合剂通常具有对于双组分聚氨酯来说极低的低于-45℃的玻璃化转 变温度,这能够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的非常一致的机械行为。但是对于 许多应用来说,其机械强度不足。希望提高机械强度而不影响有利的 温度行为。通常,在例如通过并用增链剂(例如丁二醇)或胺固化剂 引入硬质链段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和/或在经固化材料中观察到两 个或更多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这造成使用温度范围内的机械性能的不 期望的剧烈变化。此外,粘合剂的加工时间也经常不期望地剧烈缩短。
基于聚丁二烯多元醇的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的另一个优点在于, 其无需并用增塑剂即可配制,从而避免增塑剂从粘合剂迁移到例如相 邻基材,增塑剂的迁移会导致粘合性能变差。在粘合例如聚碳酸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的玻璃状热塑性塑料(这里,粘合剂中 的增塑剂迁移至基材会造成基材中应力开裂的出现)时这是特别有利 的。该现象也被称作“环境应力开裂”。
WO2014/040922中描述了双组分聚氨酯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含 至少一种多元醇,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和至少一种封闭的胺,其用铋 (III)-催化剂或锆(IV)-催化剂固化。封闭的胺优选以一定量存在,使 得其反应性基团的数目与OH-基团数目的比例在0.1至1的范围内。 实施例以接近0.5的比例实施。经固化组合物的机械性能不接近本文 描述的有利性能。特别地,公开的组合物不具有低于-45℃的玻璃化 转变温度。该文献中没有教导如何获得具有所需性能的材料。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组分聚氨酯组合物,所述双组 分聚氨酯组合物容易加工,能够迅速且无气泡地固化成具有极低玻璃 化转变温度(优选低于-45℃、特别是低于-50℃)和高强度的弹性材 料,在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尽可能不变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粘附性质。
出人意料地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实现了所述目的。所述 组合物包含聚丁二烯多元醇和潜伏固化剂的组合,其中潜伏固化剂仅 以选定的极低含量存在。出人意料地,相比于不含潜伏固化剂的组合 物,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显示出显著提高的强度和不变的低玻璃化转 变温度以及在宽温度范围内不变的非常恒定的机械行为。当提高潜伏 固化剂的含量超过根据本发明的范围时,观察到机械性质明显变差。
还出人意料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几乎不会在玻璃状热塑性 塑料(例如聚碳酸酯)中引起应力开裂,尽管原本预期在固化时从潜 伏固化剂中释放的醛或酮会引发这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