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线拉紧机构的可操控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6399.9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1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V·西蒙斯;K·C·肯尼迪;L·T·容莱斯;M·L·威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A61M2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拉紧 机构 操控 导管 | ||
一种用于拉紧和操纵可操控导管装置的操控/转向控制线的线轴和齿轮机构,提供了允许该装置进行操作所需的张紧水平而在那些线中没有过小或过大张力的方法。在用于可操控导管的线拉紧机构中,该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操控/转向控制线,每根控制线通过在线轴中卷绕在其自身的掣子接合的可旋转齿轮上或者通过向外延伸穿过该线轴的径向壁以接合到可操控导管本体中而附接至该线轴。在多线轴系统中,每个线轴的线拉紧/卷绕齿轮优选地可经由相邻线轴的孔进行调节。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本申请是非临时申请,其要求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367,910、62/367,918、62/367,938、62/367,951、和62/367,959的优先权,所有申请均于2016年7月28日提交,每一份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援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披露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可操控导管,包括内窥镜。更具体地,本文披露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可操控导管的控制线拉紧机构。
背景技术
转向导管,又称为可操控导管,用于各种医疗和非医疗过程。在诊断性和治疗性医疗过程中,可操控导管为操作者(例如医师)提供对导管的远侧端头进行铰接的能力,以便行进穿过受限和/或曲折的解剖学结构和/或沿特定方向引导导管远侧端头。类似的机构用于医疗和非医疗内窥镜中,以操控它们到达靶部位并将装置部分(例如,包括摄像头或其他可视化装置)沿所需方向定向。
在典型的设计中,控制线可操纵地附接在装置的近端处,并且还附接在装置的远端处或附近。此类配置通过操纵一根或多根控制线来进行操作以增加和/或减少装置远端上的大致纵向的力,该力将使装置远端沿所需方向转向。为了防止装置的过早的或不期望的转向,有必要在控制线的近端与远端之间提供平衡的初始张力。本领域中已经开发了用于实现这一点的多种不同的机构,包括螺纹拉紧螺栓或销,其包括孔,该孔横向穿过头部和/或轴,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控制线的近端部分,然后可以将控制线拧紧或松开以便于提供(多根)控制线的所需的张力水平。这些机构通常安装在可操控装置的轴或壳体上。
期望提供一种拉紧装置,该拉紧装置为直径非常小的纤维提供可精调的拉紧,其中这些经调的/拉紧的纤维将被固定以便为可操控导管、特别是为可操控胆道镜或其他小直径内窥镜提供可预测的且期望的操控行为,包括提供到达控制手柄/在其内的纤维的高度牢固的近端锚定。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本文披露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对可操控导管装置的操控/转向控制线进行拉紧和操纵的机构、以及用于提供允许该装置进行操作所需的张紧水平而在那些线中没有过小或过大张力的方法。
本文披露的一些实施例可以包括一种用于可操控导管的线拉紧机构,其中该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和第二操控/转向控制线。第一线包括第一线近端和第一线远端,并且第二线包括第二线近端和第二线远端。第一线轴包括环绕并限定第一线轴本体的至少一个外周向表面。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线轴本体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各自可围绕其自身的齿轮旋转轴线旋转,该齿轮旋转轴线大致正交于由第一线轴本体限定的平面。至少第一孔和第二孔各自提供通过至少一个周向表面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机械连通的路径。第一掣子可释放地接合第一齿轮,并且第二掣子可释放地接合第二齿轮,其中第一线被设置成穿过第一孔,牢固地附接至第一齿轮并且可卷绕在第一齿轮上,并且其中第二线被设置成穿过第二孔,牢固地附接至第二齿轮并且可卷绕在第二齿轮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操控导管装置的实施例;
图2是图1的实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3示出了具有两个示例性(总共四个)控制线卷绕齿轮的内线轴和外线轴;
图4A-4B分别描绘了与控制线和控制线管组装在一起的线轴的顶部透视图和侧面立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没有和具有一对接合的控制线卷绕齿轮的内线轴的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库克医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6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