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卷曲假体瓣膜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5868.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54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D·R·兰顿;G·T·拉比托;H·M·卢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永伟;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卷曲 瓣膜 系统 方法 | ||
公开了用于卷曲可径向扩张和压缩的假体瓣膜的卷曲装置的实施方式。卷曲装置可包含壳体,壳体被配置为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壳体构件可包括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卷曲装置还可包含可旋转地耦接到壳体的致动器,其中致动器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引起假体瓣膜轴向移动通过漏斗段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的啮合而径向压缩,并经由出口离开卷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卷曲假体瓣膜以递送到体内的系统和方法。
发明背景
人的心脏可患有各种瓣膜疾病。这些瓣膜疾病可导致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并最终需要用人工瓣膜替换原生瓣膜。有许多已知的人工瓣膜和许多已知的将这些人工瓣膜植入人体内的方法。由于传统的心内直视手术相关的缺点,经皮且微创外科方法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一种技术中,假体瓣膜被配置为通过导管插入以更少侵入性程序植入。例如,可折叠的经导管假体心脏瓣膜可被卷曲至压缩状态,并在导管上以压缩状态经皮导入,并通过球囊膨胀或通过使用自扩张框架或支架在所需位置扩张至功能尺寸。
用于这种程序的假体瓣膜可以包括可径向折叠和扩张的框架,假体瓣膜的小叶可以耦接到该框架上。小叶通常由生物材料制成,如心包瓣膜或收获的瓣膜。为了在部署之后功能改进,通常希望将这些瓣膜以打开(即,扩张的)的直径包装和存储在保存溶液内,直到瓣膜安装在递送装置上用于植入时。使用此程序,可能需要在植入前几分钟在手术室中将瓣膜卷曲,从而排除了制造商进行预卷曲。因此,现在许多卷曲装置作为一次性附件与瓣膜和递送系统一起运输,从而增加了这种卷曲装置便携的重要性。
通常,常规的卷曲装置通过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操作。在一种方法中,支架通过锥形表面驱动,锥形表面将支架压缩到较小直径。例如,静态锥形管可以在支架上经过,从而减小其直径。该方法通常用于卷曲具有容易变形的自扩张金属框架(例如,由镍钛诺制成的框架)的假体瓣膜。可自扩张假体瓣膜通常从卷曲装置的锥形管被推入递送设备的鞘管中,鞘管将假体瓣膜保持在径向压缩状态。第二种卷曲方法使用卷曲钳来产生可改变直径的圆柱形表面。该方法通常用于卷曲具有可塑性扩张框架(例如,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的框架)的假体瓣膜。
可自扩张假体瓣膜通常具有从框架延伸的多个连接部件,这些连接部件形成与递送设备远端的可释放连接。一旦假体瓣膜已经从鞘管部署在患者体内,医生就可以释放递送设备和假体瓣膜的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卷曲可自扩张假体瓣膜的挑战牵涉医生容易且快速地将假体瓣膜卷曲并装载到递送设备的鞘管中同时将假体瓣膜的连接部件与递送设备的配合连接部件对齐和连接的能力。因此,仍然需要一种改进的卷曲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和其它缺点。
发明内容
用于卷曲可径向扩张和压缩的假体瓣膜的卷曲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壳体,该壳体被配置为接收处于径向扩张状态的假体瓣膜。壳体构件可包括漏斗段和与漏斗段连通的出口。卷曲装置还可包括可旋转地耦接到壳体的致动器,其中致动器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引起假体瓣膜通过漏斗段轴向移动,使得假体瓣膜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与漏斗段的啮合而径向压缩并经由出口离开卷曲装置。致动器的旋转可引起致动器在壳体上轴向移动。
卷曲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还可以包含推杆构件,该推杆构件被配置为将假体瓣膜抵靠在壳体中,其中致动器的旋转引起推杆构件相对于壳体轴向移动,从而推动假体瓣膜通过壳体。推杆构件可包含内腔,该内腔包括多个肋,该多个肋被配置为在径向压缩期间接触假体瓣膜。额外地和/或可选地,推杆构件可以包括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被配置为接收假体瓣膜的端部。推杆构件可以可旋转地耦接到致动器,使得致动器可相对于推杆构件旋转。推杆构件可包含用于与致动器可释放啮合的可释放锁定部件。
在卷曲装置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可包含两个或多个壳体组件,当组装形成壳体时,两个或多个壳体组件形成大致圆柱形。保持构件可被配置为将两个或更多个壳体组件可释放地保持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