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膜、调光构件、车辆、调光膜的供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5363.9 | 申请日: | 2017-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冈部将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B60J3/04;E06B9/24;G02F1/133;G02F1/13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共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6 | 代理人: | 张嵩;薛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构件 车辆 供电 方法 | ||
提供一种经由调光膜观察外来光的情况下难以被识别到闪烁的调光膜、包括该调光膜的调光构件及车辆、调光膜的供电方法。车辆(130)中,具有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调光膜(1)被安装于天窗(132),上述调光膜(1)被以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该车辆(130)的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该车辆(130)的天窗(132)。因此,车内的搭乘者在车内不会感到闪烁,不会产生不快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光膜、调光构件、车辆、以及调光膜的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TV等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将荧光灯用作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有的情况下,逆变器所决定的荧光灯的点亮周期与用于液晶驱动的数据扫描的周期会发生干涉从而产生“波纹(干涉纹)”。以往,为了消除该“波纹”,存在使逆变器所决定的点亮周期与数据扫描的周期同步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作为同样地利用了液晶的装置,存在粘贴在车辆的天窗上并控制外来光的透过的调光膜。调光膜通过使施加于液晶的电压变化从而使液晶的取向变化,并使外来光的透过量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412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60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向车辆的天窗的调光膜入射的外来光如荧光灯的出射光那样周期性地光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在调光膜的透射光中会观察到“闪烁(flicker)”。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由调光膜观察外来光的情况下难以识别到闪烁的调光膜、具备该调光膜的调光构件及车辆、调光膜的供电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车辆,在天窗上安装有具有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调光膜,上述调光膜被以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该车辆的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该车辆的天窗。
(2)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供电位置是上述调光膜的缘部中的、该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比上述调光膜的中央靠后方的位置。
(3)在(1)中,上述调光膜被以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该车辆的斜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该车辆的天窗。
(4)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在上述调光膜的面内方向中将该车辆的行进方向设为0°时的±135°及其附近的方向。
(5)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供电位置是上述调光膜的缘部中的、该车辆的斜后方。
(6)一种调光膜,包括:面状的透明电极,其被配置在基材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源连接的供电点,以及电气布线,其与上述透明电极电连接;上述供电点被设置在上述透明电极的外缘部;上述电气布线从上述供电点沿着上述基材的上述外缘部延伸,并在被设置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的位置的连接点与上述透明电极电连接。
(7)在(6)中,上述基材包括第1基材和第2基材;上述透明电极包括被配置在上述第1基材上的第1透明电极、以及被配置在上述第2基材上的第2透明电极;上述第1基材和上述第2基材被以上述第1透明电极和上述第2透明电极在之间夹着液晶地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1基材的上述第2基材侧的面上形成有不与上述第2基材重合的第1露出面;在上述第2基材的上述第1基材侧的面上形成有不与上述第1基材重合的第2露出面;上述电气布线被配置于上述第1露出面及上述第2露出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5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介电薄膜的基板及使用其的光调制元件
- 下一篇:显示面板、终端及显示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