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以及该预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532.7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亮二;沓水竜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C08J9/16 | 分类号: | C08J9/16;B29C44/00;B29C67/20;C08J3/24;C08L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树脂 发泡 颗粒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不经历复杂的制造工艺,开孔率也低且模内成型的成型性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可通过如下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实现,所述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特征在于,由满足式(1)的聚丙烯系树脂形成。式(1)tanδ≤0.32×V+0.1(tanδ为200℃下的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0.1rad/s时的损耗角正切,V为200℃下的熔体破裂拉伸速度(m/分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以及该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具有模内发泡成型体的优点即形状的任意性、缓冲性、轻量性、绝热性等特征。
与使用其它树脂的模内发泡成型体比较时,例如,若与使用聚苯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比较,则使用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的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压缩后的应变恢复率优异。另外,若与使用聚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比较,则使用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的尺寸精度、耐热性、压缩强度优异。由于这些特征,使用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被用于以汽车内饰构件、汽车保险杠用芯材为代表的绝热材料、缓冲包装材料等各种用途。
为了得到聚丙烯系树脂模内发泡体而使用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通常通过所谓的“除压发泡法”得到,所述除压发泡法中,使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与挥发性发泡剂一同在耐压容器内分散于水中,加热到该聚丙烯系树脂的熔点附近的温度从而使发泡剂含浸在该聚丙烯系树脂颗粒内,边在该发泡剂所示的蒸气压以上的加压下将容器内的温度、压力保持恒定,边将该聚丙烯系树脂颗粒与水的分散物释放到比容器内低压的气氛下。
对于用除压发泡法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由于在用于得到预发泡颗粒的制造工艺中会重新形成在比原本的树脂熔点高的温度下熔解的晶体,因此在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时,有2个熔解峰。由于用除压发泡法得到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为具有2个熔解峰的晶体状态,因此在模内成型时容易控制晶体的熔解量,可得到各种形状的模内发泡成型体。
然而,该预发泡颗粒的制造工艺要暂时经过利用挤出机制成适合于发泡的尺寸的造粒工序,接着转移到耐压容器中的发泡工序,因此为了得到预发泡颗粒需要2段工序,存在设备投资变得非常高的问题。进而,除压发泡法中使用水等分散介质,因此需要排水处理设备,在环境方面也存在问题。
因此,强烈期望利用无需排水设备且能够通过1段进行生产的挤出发泡法得到的预发泡颗粒。
于是,尝试了通过制造成本低廉的挤出发泡法来得到预发泡颗粒。例如,提出了使用在聚丙烯系树脂中将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或异戊二烯单体和自由基产生剂熔融混炼而得到的改性聚丙烯系树脂进行挤出发泡的方法(专利文献1、2)等。然而,用这些方法制作的聚丙烯系树脂预发泡颗粒在模内成型时的表面伸长率差,另外,刚成型后的收缩剧烈,有时会产生成型加工宽度窄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3、4公开了挤出发泡性优异的聚丙烯系树脂,但关于颗粒状的发泡体(预发泡颗粒)的制法则没有记载,使用这样的树脂也有时得不到模内成型时的成型性优异的预发泡颗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302131号”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256460号”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293020号”
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9-309964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