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树脂薄膜和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44495.X | 申请日: | 2017-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大东葵;关口慎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K5/13;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树脂 薄膜 制造 方法 | ||
一种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包含聚酰亚胺树脂、抗氧化剂和溶剂的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而形成涂布膜的涂布工序;和在空气中以180℃以上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前述抗氧化剂为酚系抗氧化剂,相对于前述聚酰亚胺树脂100质量份,使前述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05质量份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树脂薄膜和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树脂除了其高耐热性之外,在机械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电特性等方面也具有优异的特性。因此,将聚酰亚胺树脂作为材料的薄膜广泛用于成形材料、复合材料、电气·电子部件和显示装置等领域。
随着近年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光纤、光波导等光通信领域、或液晶取向膜、滤色器等显示装置领域中,除了上述那样的特性以外,还要求黄色度(YI)和雾度低、兼备良好的透明性的薄膜。
例如,作为聚酰亚胺树脂的原料的四羧酸二酐使用环己烷四羧酸二酐而制作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但是,在干燥该薄膜时必须是氮气气氛,这是薄膜制造的成本升高的一个因素。因此,对于薄膜制造时的气氛,如果可以是空气气氛则对成本降低非常有意义。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无色透明性高、耐热性和平坦性优异的无色透明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和该树脂薄膜的制造装置。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893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方法在不需要完全的氮气气氛的方面是有意义的,但需要经过许多工序,存在稍显复杂的情况,存在需要更高的生产率的情况。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可以以高生产率且低成本制造YI低、高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还在于提供一种YI低、高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聚酰亚胺树脂中混合酚系抗氧化剂制成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对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涂布膜在空气中实施规定的干燥处理从而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6]。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包含聚酰亚胺树脂、抗氧化剂和溶剂的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而形成涂布膜的涂布工序;和在空气中以180℃以上进行干燥的干燥工序,前述抗氧化剂为酚系抗氧化剂,相对于前述聚酰亚胺树脂100质量份,使前述酚系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05质量份以上。
[2]根据[1]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涂布工序和所述干燥工序之间,包括将前述涂布膜在加热温度50~110℃、加热时间30~90分钟的范围内进行加热,制作1次干燥薄膜的1次干燥薄膜制作工序。
[3]根据[1]或[2]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溶剂为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和γ-丁内酯中的至少1种。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亚胺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含有硫系抗氧化剂和/或磷系抗氧化剂,相对于前述聚酰亚胺树脂100质量份,前述硫系抗氧化剂和/或磷系抗氧化剂的总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下。
[5]一种聚酰亚胺树脂薄膜,其由包含聚酰亚胺树脂和酚系抗氧化剂的聚酰亚胺树脂组合物的干燥物形成,残留溶剂量为3.0质量%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