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365.6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福本健二;小林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赛璐 |
主分类号: | B60R21/264 | 分类号: | B60R21/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发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具有筒状壳体、分别被安装在上述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及第2端部的点火装置及扩散部、被配置在上述筒状壳体内并具有将第1室与第2室隔开的间隔壁的流路形成构件、上述第1室内的燃烧室、在上述第2室形成的排出路径、上述第1周壁部的外侧的第1筒状空间及在上述第1周壁部形成的第1连通孔、在上述第2周壁部的外侧与上述第1筒状空间连通的第2筒状空间及在第2周壁部形成的第2连通孔、以及配置于上述第2筒状空间的筒状过滤器,其中,第1周壁部的外径(d1)与第2周壁部的外径(d2)及上述筒状过滤器的外径(d3)满足d1>d2、d1≥d3,在上述筒状过滤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之间,上述第2筒状空间隔着上述筒状过滤器而面对上述第2连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用于在汽车中搭载的气囊装置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作为气体发生器,已知有在筒状壳体内收纳有点火器、气体发生剂,燃烧气体从一端部侧向另一端部侧流动的类型的气体发生器。
US8376400B2是使用了气体发生剂的烟火式气体发生器,在筒状壳体的一端部配置有点火器20,在相反端部形成气体排出口13。在筒状壳体的壳体内部,利用内壳体15与挡板40的组合而在壳体壁26的内侧形成了气体进行流动的腔21。
在4栏的后半部分记载了挡板40进行燃烧气体的冷却和燃烧气体中包含的颗粒的除去,在4栏的末尾附近记载了可根据需要而配置中央挡板室42、或沿着内壳体室15d与气体排出口13之间的气体通路配置过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其具有:
筒状壳体;
分别被安装在上述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及上述第1端部的相反侧的第2端部的点火装置、及具有气体排出口的扩散部;
筒状的流路形成构件,其在上述筒状壳体内以其第1端部向着上述点火装置、相反侧的第2端部向着上述扩散部的方式配置,所述筒状的流路形成构件具有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将在上述第1端部侧通过第1周壁部划定的第1室、及在上述第2端部侧通过第2周壁部划定的第2室隔开;
形成于上述第1室、填充有产生燃烧气体的气体发生剂的燃烧室,;
形成于上述第2室、使上述燃烧气体向上述扩散部流动的排出路径;
在上述第1周壁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1筒状空间,以及形成于上述第1周壁部、将上述燃烧室与上述第1筒状空间连通的第1连通孔;
在上述第2周壁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且与上述第1筒状空间在轴向上连通的第2筒状空间,以及形成于第2周壁部、将上述第2筒状空间与上述排出路径连通的第2连通孔;
配置于上述第2筒状空间、将上述第2连通孔包围的筒状过滤器,
其中,第1周壁部的外径(d1)与第2周壁部的外径(d2)为d1>d2、且在上述第1周壁部与第2周壁部之间形成有环状阶梯面,上述第1周壁部的外径(d1)与上述筒状过滤器的外径(d3)为d1≥d3,
在上述筒状过滤器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之间,上述第2筒状空间隔着上述筒状过滤器而面对上述第2连通孔。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其中,
在筒状壳体的第1端部侧安装有点火装置,在与上述第1端部侧为轴向相反侧的第2端部侧具有扩散部,所述扩散部具有气体排出口,
在上述筒状壳体的第2端部侧与上述扩散部之间,形成有与上述筒状壳体的内壁面相接的第2端部的环状端面,
在上述筒状壳体内,从第1端部侧向第2端部侧配置有筒状的流路形成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赛璐,未经株式会社大赛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3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扫描装置及具有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减震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