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装饰背光件、车辆及装饰背光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4081.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6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C·勒莫;D·吉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诺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Q3/20;B60Q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秘凤华 |
地址: | 法国布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装饰 背光 车辆 制造 方法 | ||
披露了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辆背光装饰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柔性皮肤(1)放置到发泡模具中,该柔性皮肤包括对背光不透明的至少一个层(7),‑将刚性框架(3)放置到该模具中,该刚性框架与该皮肤(1)间隔开,‑在该皮肤(1)与该框架(3)之间形成泡沫层(2),该泡沫层(2)粘附到该皮肤和该框架上,‑在该不透明层(7)的至少一部分厚度上形成凹口,以允许背光穿过由这些有凹口的区域形成的图案(10),‑将光导(8)与包括该有凹口的图案的区域对齐地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汽车装饰件。
背景技术
乘客舱内部的各种元件越来越频繁地用于提供交互功能、并且尤其是用于根据车辆乘员的背景和历史来创建环境和/或显示消息。因此,人们可能想要修改装饰件的整体表面外观,例如使一些功能区域更加可见,比如手柄或存储隔室轮廓。人们可能还想要显示详细信息,例如,在座椅安全带未正确固定条件下会显示警告消息。
出于舒适的原因,这些装饰件中的至少一些装饰件包含可以根据位置进行变化的可压缩泡沫厚度,以提供舒适的触感并且符合装饰的功能形状。
人们可能想要为这些件添加背光功能,以便修改其外观和/或显示用于引起车辆的使用者注意的信息。已知允许光透过的层并且其与不透明层合作,该不透明层选择性地覆盖透光层的某些部分,以便能够产生背光。
然而,这样的饰面不适于生产泡沫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使得可以将特定的背光图案结合到多种形式的泡沫厚度件中。在这种情况下,多种形式的泡沫厚度是指泡沫(进一步该泡沫是可在变形之后弹性或粘弹性返回地压缩的)具有的厚度可以从件的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不同。例如,这种件的泡沫厚度值可以是该件的最小泡沫厚度的一倍至两倍或一倍至五倍(最小厚度是例如在泡沫未压缩的情况下,在位于该件边界的最后一厘米的区域之外测量到的)。
为此目的,提出了一种机动车辆装饰件,该机动车辆装饰件包括:
-框架,
-柔性表面皮肤,该柔性表面皮肤覆盖框架的全部或部分,
-可压缩泡沫层,该可压缩泡沫层将皮肤与框架相连接、填充可变厚度,该可变厚度使皮肤与框架隔开。
该装饰件包括至少一个光导,该至少一个光导在泡沫之下或在泡沫中形成至少一个细长的或表面扩散区域,该至少一个细长的或表面扩散区域被配置用于使光在皮肤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方向上扩散。优选地,光导被放置成使得光导的至少一个扩散区域可以使光在局部最接近扩散区域的皮肤区域的方向上扩散。
皮肤包括对来自该光导的光不透明的至少一个层。该不透明层具有与光导的至少一个扩散区域相对的、在不透明层的厚度局部减小和/或局部切口处的显示图案形成部分,这些显示图案形成部分被提供成局部地透射该光导射出的光。
光导可以与皮肤的图案形成区域接触。光导可以通过比如开放的凹口或开放的间隙等导光路径或者通过半透明泡沫的一个或多个部分与皮肤的图案形成区域隔开。
典型地,泡沫的平均厚度大于皮肤本身的厚度。认为皮肤具有比泡沫更紧凑的结构。与泡沫不同,皮肤不包含蜂窝状结构,或者如果它具有蜂窝状结构,则该蜂窝状结构具有低的体积(这些体积是空的或充满气体)比例,例如体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典型地,泡沫的平均厚度可以在5mm与12mm之间。皮肤的厚度可以是例如从0.5mm至3mm、有利地在0.7mm与2mm之间。例如,泡沫可以是在特定模具内部与皮肤接触并且与框架和/或与光导接触的“原位”形成的聚氨酯泡沫,从而使得可以在其相对于皮肤的最终适当位置使皮肤支承在框架的合适轮廓上。制造泡沫件的这种方法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因此未在本文进行描述。典型地,皮肤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聚氯乙烯层。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皮肤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于聚氨酯的层,并且这有助于皮肤与泡沫的粘附。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皮肤,比如TPO(热塑性烯烃)或其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诺股份公司,未经雷诺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4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