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2591.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嘉村辉雄;伊藤隆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吸收层 绝热材料 芯层 气体隔绝层 吸收气体 中空结构 微细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绝热材料,其具备具有微细中空结构的芯层(A)、至少一部分位于该芯层(A)的外侧且能够吸收气体的气体吸收层(B)、以及位于该气体吸收层(B)的外侧且能够隔绝气体的气体隔绝层(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热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绝热材料用于提高绝热性能,作为冷藏柜、冷冻柜、建筑材料等的绝热材料,采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体。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热性,采用以连通中空结构的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为芯材,用阻气性包装材料对这些芯材进行真空包装而成的真空绝热材料(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另外,为了制造这样的真空绝热材料,采用真空室。
作为不使用真空室的真空绝热材料的制造方法,提出了在作为芯材的发泡用树脂组合物中混入气体吸收剂后,通过利用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发泡,同时用气体吸收剂进行去除来制造出真空状态,从而提高绝热性能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
除此以外,还提出了不是在树脂组合物中混入气体吸收剂而是在连通中空结构的聚氨酯泡沫的外部设置小袋状的气体吸收剂来吸收内部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7-234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9-138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1995-0537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1999-334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真空包装中为了使其表现出高绝热性能,一般需要10Pa以下的高真空,即使真空度稍有劣化,性能也会急剧降低。另外,制造工序中需要采用真空室来长时间维持高真空状态,这是生产率降低的原因。
另外,专利文献3中所述以往的方法中,难以调整发泡与气体吸收的平衡,而且在芯材中添加气体吸收剂会提高导热率,因此难以实现充分的绝热性。另外,专利文献4所述方法中,气体吸收是局部的,因此存在去除气体所需时间长,或者源自连通中空结构的物理强度的降低等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不使用真空室地提供具有高绝热性能的绝热材料。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采用具备具有微细中空结构的芯层(A)、至少一部分位于该芯层(A)的外侧且能够吸收气体的气体吸收层(B)、以及位于该气体吸收层(B)的外侧且能够隔绝气体的气体隔绝层(C)的绝热材料能够解决上述课题。
即,本发明如下。
[1]
一种绝热材料,其具备:
具有微细中空结构的芯层(A)、
至少一部分位于该芯层(A)的外侧且能够吸收气体的气体吸收层(B)、以及
位于该气体吸收层(B)的外侧且能够隔绝气体的气体隔绝层(C)。
[2]
根据[1]所述的绝热材料,其中,所述芯层(A)的孔隙率在90~99%的范围内。
[3]
根据[1]或[2]所述的绝热材料,其中,所述芯层(A)的微细中空结构的平均中空直径在1~500μm的范围内。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2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修复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切割机的增强安全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