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高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2474.4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J·赫尔曼;S·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5/04 | 分类号: | F02M55/04;F02M59/48;F02M59/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高压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泵壳体(52)和盖元件(54)的燃料高压泵(22),所述盖元件与所述泵壳体(52)连接并且具有壁(72),其中,在盖元件(54)和泵壳体(52)之间布置有阻尼容积(66),并且,所述壁(72)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这样地构造,使得所述盖元件(54)的谐振频率位于9kHz以上、优选11kHz以上、尤其12kHz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高压泵。
背景技术
由市场已知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燃料系统,在该燃料系统中,借助预送泵和机械驱动的燃料高压泵将来自燃料箱的燃料在高压下输送到高压存储器(“轨”)中。在这样的燃料高压泵的泵壳体上或者泵壳体中通常布置有压力减振器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压力减振器设备包括盖元件和布置在盖元件和泵壳体之间的膜片减振器,该膜片减振器通常实施为气体充注的隔膜盒,并且通过支撑元件支撑在泵壳体上。在此,压力减振器设备地与低压区域流体连通。压力减振器设备用于衰减在燃料系统的低压区域中的压力脉动,该压力脉动例如由在燃料高压泵中的阀、例如进入阀的打开过程和关闭过程引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燃料高压泵,该燃料高压泵的运行对于车辆乘员而言被感受为干扰少的。
该任务通过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燃料高压泵来解决。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燃料高压泵确保,盖元件的振动仅引起小的噪声排放,所述振动在燃料高压泵运行时例如由于在操纵流量控制阀的推杆碰撞时形成声响而出现,或者确保,由盖元件反射的噪声排放不被车辆乘员感觉为干扰的。
优选的是,盖元件壁的加强部在任何情况下也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壁的至少也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弯曲区域分别在阻尼容积侧上具有相应的曲率中心。换言之:壁的这样的区段(该区段总体上基本或者至少也沿径向方向延伸)从阻尼容积(或者,如果壁的区段是透镜,则从“焦点”)看凹形地弯曲。在此,优选的是,壁的该弯曲走势构成加强部。在阻尼容积侧上的曲率中心是指,局部的曲率圆(也称为密切圆或者说紧贴圆)的中心点位于阻尼容积侧上。在此,在壁的相应点处的曲率圆为这样的圆,该圆在所述点处最接近壁的走势,即该圆局部地紧贴到壁的走势上。曲率圆在该点处的切线与壁的切线一致。在此,在壁上的点可以根据截平面而具有不同的曲率圆(待观察的截平面分别平行于活塞纵轴线布置)。这种弯曲的壁具有自稳定的效果,由此,在材料厚度小和从而重量小、结构尺寸小并且尺寸紧凑的情况下,盖元件具有高的刚性和从而相对于振动具有阻抗。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也应指出,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的其他方式制造加强部,例如通过成型加强筋、通过相应地选择材料厚度和/或相应地选择壁的材料的质量。
优选的是,盖元件是减振器设备的一部分,所述减振器设备包括膜片减振器、优选包括保持元件和优选包括弹簧元件,所述膜片减振器布置在盖元件和泵壳体之间,膜片减振器通过所述保持元件支撑在泵壳体上并且沿竖直方向与泵壳体间隔开地布置,膜片减振器通过所述弹簧元件支撑在盖元件上并且沿竖直方向与盖元件间隔开地布置。通过将盖元件构造为刚才所说明的减振器设备的一部分能够以有利的方式衰减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料高压泵运行时的压力波动。
也有利的是,盖元件具有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总体上轴向地延伸,所述第二区段沿径向方向延伸。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实现阻尼容积。在此,以有利的方式影响在燃料高压泵运行时盖元件的振动特性,使得在大的减振能力的情况下在燃料高压泵运行时出现特别小的噪声排放。关于第二区段而言,“沿径向方向延伸”是指,该第二区段在其走势上具有指向径向方向的分量,即该第二区段不必完全沿径向方向延伸。即,该特征也包括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倾斜地延伸的第二区段。
在此,有利的是,盖元件的轴向延伸的第一区段在其背离第二区段的端部上具有在径向上位于内部的斜切区域,用于附接到泵壳体上。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将盖元件附接到泵壳体上,并且例如能够将盖元件借助电容器放电挤压焊接过程固定在泵壳体上。在此,优选的是,盖元件的在径向上位于内部的斜切区域在径向方向上包围泵壳体的一部分。由此,盖元件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被固定在泵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24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