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及叠层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2145.X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有家隆文;增田嘉丈;青山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B32B27/00;B32B27/08;G02B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层体 | ||
1.一种膜,在从至少一面入射了光时,在波长1200~1800nm的范围内具有至少1个在连续100nm以上的范围反射率成为30%以上的反射带,
并且波长430~6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为70%以上,膜的主取向轴方向和与所述主取向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轴向刚度的平均值为10kN/m以上且45kN/m以下,
所述膜具有:
交替叠层有以热塑性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层即A层与以热塑性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层即B层、且满足以下(i)的叠层单元1;以及
交替叠层有以热塑性树脂C作为主成分的层即C层与以热塑性树脂D作为主成分的层即D层、且满足以下(ii)的叠层单元2,
(i)相邻的A层与B层的厚度之比即A层厚度/B层厚度为0.7以上且1.4以下,
(ii)在将相邻的3层中厚度最薄的层的厚度设为1的情况下,关于剩余的2层,一层的厚度为1.0以上且1.4以下,另一层的厚度为5以上且9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在从至少一面入射了光时,波长400~8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透射率为8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所述叠层单元1的总层厚度d1为5μ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所述叠层单元2的总层厚度d2为20μ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A和C为结晶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B和D为非晶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该叠层单元1、该叠层单元2、或该叠层单元1和该叠层单元2这两者、的连续的6层的层厚度之和沿膜的厚度方向具有层厚度分布,所述层厚度分布沿厚度方向连续具有一定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其包含该叠层单元1的相邻的6层的层厚度之和从一个表面朝向中央部逐渐变薄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其包含该叠层单元2的相邻的6层的层厚度之和从一个表面朝向中央部逐渐变薄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其包含该叠层单元1的相邻的6层的层厚度之和从一个表面朝向中央部逐渐变薄的区域,
并且包含该叠层单元2的相邻的6层的层厚度之和从另一个表面朝向中央部逐渐变薄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其具有1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的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膜,所述叠层单元1的总层厚度d1与所述叠层单元2的总层厚度d2,在使波长900~1400nm反射的情况下满足下述式(1),在使波长900~1800nm反射的情况下满足下述式(2),其中,d1和d2的单位为μm,
0.4≤d1/(d1+d2)<1 式(1)
0.01≤d1/(d1+d2)<0.4 式(2)。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其膜厚度为100μm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在从至少一面入射了光时,波长900~14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为70%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膜,在从至少一面入射了光时,波长900nm~1800nm的范围内的平均反射率为70%以上。
15.一种叠层体,是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的至少一面靠近地具有硬涂层的叠层体,所述叠层体的ISO9050所规定的可见光线透射率为70%以上,日照热取得率为5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21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线截止滤波器以及摄像光学系统
- 下一篇:偏振分离元件、光学系统和光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