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2125.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7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米切森;大卫·耶茨;萨梅尔·阿尔达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国理工学院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M7/537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冲;黄隶凡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力 传输 系统 | ||
本文公开了一种电力逆变器。该电力逆变器适于驱动感应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发射器线圈,其中所述逆变器适于“EF”类操作。所述逆变器布置为驱动负载电阻,并且包括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布置在电源和地之间,并且布置为以开关频率进行切换。所述逆变器还包括谐振网络,所述谐振网络布置为与在电源和地之间与所述开关装置并联,所述谐振网络具有谐振频率,所述谐振频率是所述开关频率的非整数倍,使得在操作中,基本恒定的电流流过所述负载电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基于EF类拓扑的逆变器,其适用于驱动感应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发射器线圈。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传输具有许多工业应用,并且例如无线牙刷充电器、用于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垫、以及植入体内的无线充电医疗装置等利用无线电力传输的装置将继续普及。
感应电力传输(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是非辐射无线电力传输的示例。在典型的感应电力传输系统中,交流电流通过发射器线圈。这导致发射器线圈产生时变磁场。当接收器线圈置于时变磁场中时,磁场在接收器线圈中感应出交流电,该交流电随后可用于驱动负载。因此,通过时变磁场将电力从发射器线圈无线传输到接收器线圈。
在设计感应电力传输系统时,需要考虑几个因素,并且存在若干问题。为了实现有效操作和最大电力吞吐量,通常需要使用大磁场来操作IPT系统。然而,在这方面系统的设计可能受到限制,例如受到通过与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ssion on Non-Ionis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设定的电磁场的暴露限制有关的指南的限制。
可以使用电力逆变器将DC信号转换为AC信号,以便驱动IPT系统中的发射器线圈。也可以使用晶体管作为逆变器内的开关。然而,当使用晶体管开关时,可能会出现两种类型的电力损耗:传导损耗和开关损耗。前者与晶体管的有限电阻相关,而后者与在非零电压和非零电流下开关晶体管有关。可以使用“软开关”技术(例如零电压开关(zero-voltage-switching,ZVS)技术)来使得第二类电力损耗最小化。ZVS涉及在零电压通过晶体管的同时接通/关断晶体管。
考虑到上述情况,现有系统的问题在于由发射器线圈发射的磁场取决于接收器负载。例如,在具有多个装置、各个装置具有相应的接收负载的系统中,如果另一接收装置移动以更靠近发射器线圈,则可以减少任何一个装置可用的电力。此外,向IPT系统引入新的接收器设备可以降低所有原始接收器装置可用的电力。IPT系统中接收器线圈的数量、位置和方位影响发射器线圈的有效电阻负载,这导致通过发射器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这反过来又改变了发射器线圈产生的磁场。磁场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磁场超过ICNIRP限制和/或导致最大可实现范围或电力吞吐量的不希望的降低。由于ZVS操作的损失,电流的变化还导致电力损耗增加,并且从而降低了IPT系统的效率。
期望提供一种逆变器,用于驱动发射器线圈,所述逆变器保持高效率并且独立于负载向发射器线圈输送恒定电流。在提供这种逆变器时,还希望避免或减少实时电路和系统级控制的开销。还希望避免在晶体管导通和截止时可能发生的开关损耗。
发明内容
在独立权利要求中阐述了发明。可选特征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逆变器,用于驱动感应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发射器线圈,其中逆变器适于“EF”类操作。电力逆变器布置成驱动负载电阻。电力逆变器包括:开关装置,布置在电源和地之间并且布置成以开关频率进行切换;以及谐振网络,布置成与在电源和地之间的开关装置并联。谐振网络具有谐振频率,该谐振频率是开关频率的非整数倍,使得在操作中,基本恒定的电流通过负载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国理工学院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帝国理工学院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2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