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用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41625.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7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橋裕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K1/24 | 分类号: | H02K1/24;H02K1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转子 | ||
旋转电机用转子(20)包括多个爪状磁极部(44)、永磁体(49)及筒状的外周铁芯部(46)。爪状磁极部(44)与定子(24)在径向上相对并且彼此在周向上隔开间隙空间(54)地配置,通过向励磁绕组(48)通电,从而被磁化成在周向上交替不同极性。永磁体(49)以与爪状磁极部(44)在周向上相对的侧面(58n、58s)各自的极性同所述爪状磁极部(44)的极性一致的方式配置于各间隙空间(54)。外周铁芯部(46)覆盖爪状磁极部(44)的外周侧。外周铁芯部(46)具有筒状的主体筒部(72)以及保持永磁体(49)的磁体保持部(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旋转电机的旋转电机用转子。
背景技术
已往,已知一种应用于车辆的电动机、发电机等的、包括定子和转子的旋转电机(例如,专利文献1和2等)。上述旋转电机的转子具有在周向上隔开间隙配置的多个磁极部。磁极部从转子铁芯的周向端的外周缘部沿轴向突出成爪状。磁极部通过向卷绕于轴中心部的环状的励磁绕组通电,从而被磁化成在周向上交替不同的极性(具体而言,N极和S极)。磁极部分别被磁化,从而控制旋转电机的转子旋转。
此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作为旋转电机的转子,存在具有配置于周向相邻的两个磁极部之间的永磁体(即,磁极间磁体)的转子。上述永磁体被励磁成,与磁极部在周向上相对的侧面的极性与上述磁极部的极性一致。此外,具有强化转子的磁极部与定子的定子铁芯之间的磁通的功能。
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作为旋转电机的转子,存在具有覆盖磁极部的外周的圆筒状的外周铁芯部的转子。上述设置有外周铁芯部的转子的转子外周面是平滑的。因此,能降低由外周面的凹凸引起的风噪。此外,转子通过上述外周铁芯部,将周向相邻的多个磁极部连结。因此,尤其,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在磁极部间配置有永磁体的结构等中,能抑制转子旋转时由上述永磁体的离心力导致的磁极部的径向的变形增大。
此外,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作为旋转电机的转子,存在具有对永磁体进行保持的磁体保持部的转子。上述磁体保持部在周向相邻的磁极部间对永磁体进行保持,具有作用于转子的旋转方向的弹性。磁体保持部与外周铁芯部分体设置。此外,磁体保持部在内部收容有永磁体的状态下向磁极部之间插入,然后,被弹性力按压向磁极部。藉此,磁体保持部将永磁体保持于磁极部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69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480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上述磁体保持部,存在由不锈钢等非磁性体构成的构件。但是,在磁体保持部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情况下,穿过保持于上述磁体保持部的永磁体的磁路的磁阻变大。此外,如上所述,在磁体保持部将永磁体保持于磁极部间而使用弹性力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在磁体保持部与磁极部之间形成空隙的情况。由于存在上述空隙,穿过永磁体的磁路的磁阻也会变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能通过磁体保持部将永磁体保持于磁极部间,并且能提高穿过上述永磁体的磁路的磁导。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即第一个旋转电机用转子包括:多个磁极部,上述磁极部与定子在径向上相对并且彼此在周向上隔开间隙空间地配置,通过向励磁绕组通电,从而被磁化成在周向上交替不同极性;永磁体,上述永磁体以与磁极部在周向上相对的侧面各自的极性与上述磁极部的极性一致的方式配置于各间隙空间;以及筒状的外周铁芯部,上述外周铁芯部覆盖磁极部的外周侧。外周铁芯部具有筒状的主体筒部以及保持永磁体的磁体保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16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