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40530.0 | 申请日: | 201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4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森上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9C49/46;B29C4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金玉兰;王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主体 开模位置 预塑形坯 杯部 模具 搬运 配置 吹塑成形工序 收纳 吹塑成形 封盖位置 容器制造 收纳容器 成形 加压 | ||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工序:吹塑成形工序(S1),向配置于模具(2)的预塑形坯(PF)的内部供给加压了的液体,而将预塑形坯(PF)成形为收纳有液体的容器主体(3);配置工序(S2),在模具(2)的开模位置(B),将容器主体(3)配置于收纳容器主体(3)的底部的杯部(4);以及搬运工序(S3),将保持容器主体(3)的杯部(4)从开模位置(B)搬运至封盖位置(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聚丙烯(PP)制的瓶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瓶(瓶体)为代表的树脂制的容器被用于将饮料、化妆品、药品、洗涤剂以及洗发水等各种液体作为内容液收纳的用途。通常,构成这样的容器的容器主体是通过对由上述那样具有热塑性的树脂材料形成的预塑形坯进行吹塑成形来制造的。
另外,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容器制造方法:通过在液体吹塑成形时将应收纳于容器中的内容液作为加压介质供给至预塑形坯中来制造容器主体,从而省略向已成形的容器主体中填充内容液的填充工序,能够使其制造工序、成形以及填充生产线简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29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然而,在利用这样的液体吹塑成形来制造容器主体的情况下,在将已成形的容器主体从模具中取出,并将容器主体搬运至对容器主体的口部进行密封的封盖位置时,需要使容器主体内的液体不从口部溢出。
为了防止这样的液体的溢出,可以考虑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将容器主体从模具取出之前安装盖(封盖),但是存在导致制造装置的复杂化的弊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其能够减少在将已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主体从模具搬运至封盖位置时的、液体从口部的溢出。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液体吹塑成形工序,向配置于模具的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已加压的液体,从而将所述预塑形坯成形为收纳有所述液体的容器主体;
配置工序,在所述模具的开模位置,将所述容器主体配置于收纳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杯部;以及
搬运工序,将保持所述容器主体的杯部从所述开模位置搬运至封盖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模具包括沿水平方向打开的一对主体分型模、和配置于所述主体分型模的下方或所述主体分型模的内侧下部的底模,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在所述主体分型模关闭的状态下打开所述底模,并在以收纳露出来的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方式配置所述杯部之后,打开所述主体分型模。
另外,在本发明的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中,优选地,在所述配置工序中,在用把持装置把持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下将所述模具开模,并以收纳所述容器主体的底部的方式配置所述杯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中,优选地,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形工序之后且在所述配置工序之前,包含模具滑动工序,
在所述模具滑动工序中,使处于保持所述容器主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模具滑动至与进行液体吹塑成形工序时的模具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利用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制造方法,其能够减少在将已液体吹塑成形的容器主体从模具搬运至封盖位置时的、液体从口部的溢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未经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40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成型坯的杀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利用液体吹塑成型的容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