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持式血氧测量探针的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8122.1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0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朗新格尔;斯科特·科勒律治;凯特·利安·贝克特尔;威廉·韦尔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奥普蒂克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1455;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白少俊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持 式血氧 测量 探针 套筒 | ||
一种套筒,包括具有顶部开口的本体。本体包覆手持式血氧计探针或该探针的一部分。套筒具有与被套筒包覆的血氧计探针或该探针的部分近似匹配的形状。套筒具有允许使用者将血氧计探针滑动到套筒中的顶部开口。套筒能够透过血氧计探针所发射和收集的辐射。套筒由防止患者组织、体液、病毒、细菌和真菌接触血氧计探针被包覆的部分的材料形成。套筒使得探针在使用之后相对无菌,使得很少需要或不需要清洁探针以供后续使用,比如当探针包覆有新的未使用套筒时。
本申请要求以下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2016年4月20日提交的62/325,403、62/325,416和62/325,413、2016年4月21日提交的62/325,919、2016年4月22日提交的62/326,630、62/326,644和62/326,673以及2016年7月18日提交的62/363,562。这些申请连同在这些申请中引用的所有其他参考文件一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使用血氧计探针时包覆手持式血氧计探针的套筒。该套筒防止血氧计探针在使用期间受到患者组织或体液的污染并且便于对血氧计探针或血氧计探针的一部分进行重复使用。
背景技术
血氧计是用来为各种目的测量人和生物的组织的氧饱和度的医疗设备。例如,血氧计用于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中的医疗和诊断目的(例如,用于手术的手术室、用于患者监护的恢复室或用于例如缺氧的救护车或其他移动监护)、运动场处的运动和体育目的(例如,职业运动员监护)、个人的私人或居家监护(例如,总体健康监护或人员训练,比如针对马拉松的人员训练)和兽医目的(例如,动物监护)。在这些环境中,血氧计可能由于与患者的组织或体液接触而受到污染。
血氧计趋于是相对昂贵的设备,其中,对血氧计或血氧计的部分进行重复使用可以为医疗设施或其他使用这些设备的设施提供成本节省。尽管现有的血氧计是成功的,但仍然一直期望通过提供能够重复使用的血氧计来改进血氧计。
因此,需要改进的血氧计以及在使用期间包覆血氧计并便于对血氧计的整体或部分进行重复使用的套筒。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持式血氧计探针的套筒,其防止患者的组织和体液渗透套筒并接触血氧计探针的被包覆部分。该套筒还防止朊蛋白、病毒、细菌、真菌和其他生物污染物渗透套筒并接触血氧计探针的被包覆部分。从而,血氧计探针或血氧计探针的部分可以在使用期间保持大致清洁(例如,卫生)、无菌或其二者,并且可以重复使用。
套筒的材料具有相对小的孔侧以抑制或防止各种污染物穿过套筒而接触套筒中的血氧计探针。这些孔可以抑制血液、血液组分、水、细菌、病毒或朊蛋白渗透套筒。
套筒符合血氧计探针的形状,使得套筒相对紧密地靠在探针上。如此,套筒易于由使用者握持,不会使血氧计探针围绕套筒的内侧移动而不利地影响使用者握持套筒和设备。套筒可以包括具有血氧计探针的大致形状或者可以伸展为符合该形状的板。
在实施方式中,用于血氧计设备的探针罩包括开放端,血氧计设备的探针尖端在开放端中插入探针罩,其中,探针尖端包括光学传感器和光学接口部分。光学接口部分定位为在探针尖端插入探针罩时抵靠光学传感器或血氧计设备的探针尖端。探针罩包括与光学接口部分连接的屏障。该屏障是如下屏障,其用于防止血氧计设备正在测量的组织上的污染物接触探针尖端,同时允许光学传感器发射的光能穿过探针罩的光学接口部分到达组织并允许该组织反射的光能穿过探针罩的光学接口部分到达光学传感器。光学接口部分具有小于大约250微米的厚度。光学接口部分的第一折射率与光学传感器的第二折射率相差少于50%。光学接口部分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第一表面将定位为抵靠光学传感器。第二表面将定位为抵靠组织。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彼此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奥普蒂克斯公司,未经维奥普蒂克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8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