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模扼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643.5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3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知宏;安冈祐二;植野兼司;东佳子;犬塚敦;奥田和弘;原田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06;H01F4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模扼 流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共模扼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得到高阻抗且偏差小的共模扼流线圈。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磁芯(11),具有卷芯部(12)以及在该卷芯部(12)的两端部设置的1对凸缘部(13)而成;外部电极(18),形成于各凸缘部(13);1对绕线(17),卷绕于卷芯部(12)且各端部被拉出至外部电极(18)而被接合;和磁性板(14),通过粘合剂(19)与1对凸缘部(13)接合。磁性板(14)具有与凸缘部(13)接合的接合部(15)和与卷芯部(12)对置的对置部(16),使接合部(15)的表面粗糙度比对置部(16)的表面粗糙度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备芯和引线的共模扼流线圈,特别涉及适合用于除去噪声的共模滤波器的共模扼流线圈。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源线的不必要的辐射噪声对策、高频信号的共模噪声对策等,已知有利用绕线型共模扼流线圈的方法。
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共模扼流线圈包括:在卷芯的两侧形成有凸缘部的铁氧体磁芯、在磁芯的卷芯上通过双线缠绕等卷绕数圈~数十圈的多个绝缘覆膜铜线构成的引线、和具有与磁芯大致相同的导磁率且通过粘合剂接合在磁芯的两个凸缘部之间的磁性板。磁芯以及磁性板通过在铁氧体粉末中混合结合剂进行压制成型,并对其进行烧制而得到。进而,在两个凸缘部或者一个凸缘部形成有多个电极,引线的卷绕开始的端部和卷绕结束的端部通过焊接、热压接等分别与这些电极导电连接。而且,在这样的共模扼流线圈中,通过适当设定卷绕于芯的卷芯的引线的卷绕匝数,得到所希望的阻抗值。
另外,作为与该申请的发明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86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由于用粘合剂接合磁芯和磁性板,因此阻抗值容易因该接合状态而产生偏差。特别是这些磁芯以及磁性板使用烧结体,因此由于烧结时的翘曲等而阻抗值容易产生偏差。
本公开所涉及的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共模扼流线圈,具备:磁芯,具有卷芯部以及在该卷芯部的两端部设置的1对凸缘部而成;外部电极,形成于各凸缘部;1对绕线,卷绕于卷芯部且各端部被拉出至外部电极而被接合;和磁性板,通过粘合剂与1对凸缘部接合。即,磁性板具有与凸缘部接合的接合部和与卷芯部对置的对置部,使接合部的表面粗糙度比对置部的表面粗糙度小。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减小磁性板的翘曲,从而能够得到高阻抗且偏差小的共模扼流线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尺寸的立体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中使用的另一磁性板的仰视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中使用的又一磁性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进行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剖视图,图2是其立体图。图3是表示共模扼流线圈的尺寸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共模扼流线圈的区域2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磁芯11由卷芯部12以及在该卷芯部12的两端部设置的1对凸缘部13构成,通过在该卷芯部12上双线缠绕被绝缘覆膜的1对导线而构成绕线17。各个导线的端部与设置于凸缘部13的外部电极18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