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重锥度的移液系统尖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7509.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杜德克;乔纳森·巴比尤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寇毛;姚开丽 |
地址: | 法国维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双重 锥度 系统 尖端 | ||
为了增加移液系统尖端与各种类型的锥体的兼容性,本发明提供了该尖端(6),该尖端包括:‑限定更大的外直径(Dmax1)的第一锥体保持元件(24‑1a)的第一组;‑限定更大的外直径(Dmax2)的第二锥体保持元件(24‑2a)的第二组;‑限定更大的外直径(Dmax3)的第三锥体保持元件(24‑3a)的第三组。直径(Dmax1)与直径(Dmax2)不同,以便一起限定出具有第一锥度(Con1)的第一尖端部分(6a),直径(Dmax2)与直径(Dmax3)不同,以便一起限定出具有第二锥度(Con2)的第二尖端部分(6b),第二锥度小于第一锥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下项的领域:多通道移液系统(例如称为机器人的自动移液系统)、和单通道或多通道取样移液器(也称为实验室移液器)、或用于液体进入容器中的校准取样和引入的排气式液体转移移液器。这种移液器,无论它们是手动的、马达驱动的还是混合动力的,在取样和液体分配操作期间都是由操作者手持。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这些移液系统的尖端的设计,该尖端用于承载形成消耗元件的取样锥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通道取样移液器是已知的,其具有如下类型的设计:集成形成手柄的本体以及下部分,下部分在其末端具有多个取样锥体承载尖端,该尖端的已知功能是承载还称为消耗品的取样锥体。
在传统的移液器上,每个尖端包括两个用于固持锥体的环形部分,每个环形部分在尖端的外表面上形成突起,并且沿着尖端的轴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呈突起形式的上固持部分主要实现了通过摩擦力固持锥体的功能并限制锥体引入到尖端中。下部分虽然也有助于固持锥体,但是也实现了取样锥体和尖端之间的密封功能。这两个固持部分一起确保尖端和锥体的定中心。
这种设计是数十年来形成于移液器中的设计。
然而,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该设计的目的是加强压配锥体的操作的人体工程学。文献FR 3026658中限定了该设计。该设计提供了位于尖端上的唇式密封件以确保与取样锥体的密封,以及提供了用于固持锥体且布置在密封件的两侧上的两个部分。因此,锥体和尖端之间在两个固持部分的水平处的接触力可能较弱,因为这些部分不再用于获得密封。因为唇式密封件具有固有的柔韧性,锥体的压配力有利地被减小,并且受到锥体和唇式密封件之间的配合的影响较小。出于信息目的,采用这种设计,穿过尖端的约5N的轴向压配力证明足以获得每个多通道移液器锥体的密封和正确固持。例如,在多通道八个尖端的移液器上,用约为40N的轴向压配力可获得足够的结果。
因此,压配锥体的操作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从而限制了操作者的肌肉骨骼疾病(troubles musculo-squelettiques,TMS)的风险。
因此,该设计具有将专用于通过摩擦力对锥体进行机械固持的尖端装置与专用于获得由唇式密封件形成的密封的尖端装置分离的特征,其中,唇式密封件的唇部的弯曲力大大小于传统O形圈的压缩力。
此外,通过使两个固持部分轴向地偏移,这确保了长时间的定中心,此外还确保了取样锥体的最佳的侧向固持,该侧向固持能够抵抗在移液操作期间并在操作移液器的期间可能遇到的径向应力。最后,在这两个突出的固持部分之间插入密封件(换句话说,在尖端的外表面上形成凸起)的动作提供了尖端的轴向长度的优化。
鉴于以上表述,应注意,文献FR 3 026 658的解决方案对减小压配力/弹出力、同时即使在锥体被施加应力时也保证锥体的密封和机械强度的需求作出了响应。例如,这种机械应力在操作者进行“舔移”运动期间产生,在该运动期间,锥体的末端刮擦轴的内表面,以便转移可能通过毛细管作用被保留在消耗品的末端处的最后一滴液体。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保持每个锥体的机械强度,以便尤其是在接续轴上进行刮擦期间使锥体保持彼此平行。
还应注意,为了在不增加压配力的情况下促进取样锥体的套环的径向变形,如文献FR 3 026 658中也提到的,可以使用彼此间隔开的特定元件来制造环形固持部分。因此,所涉及的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压配力的情况下增强锥体的机械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未经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7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