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EGR气体冷却器以及发动机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36648.6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细野隆道;东田正宪;餝雅英;岩崎英和;中岛隆博;庄司和巳;高山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川崎工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2M26/29 | 分类号: | F02M26/29;F02M26/05;F02M26/28;F02M26/35;F28D7/16;F28F9/24;F28G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egr 气体 冷却器 以及 发动机 系统 | ||
根据本发明一种形态的EGR气体冷却器具备:具有相向的一对端面以及相向的一对侧面,通过一对端面以及一对侧面划隔出使EGR气体向铅锤方向下方流动的流路的壳体;由位于流路内且相对于一对端面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构成的翅片组;贯通翅片组的翅片且内部有制冷剂流动的流管;和沿着侧面配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障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GR气体冷却器以及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将排气气体再循环至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的NOX排出减少效果好,广泛应用于低环境负荷发动机中。该EGR技术在船舶用大型柴油发动机中也是有效的。然而,当再循环的排气气体(EGR气体)的温度高时,扫气气体的供气比降低,燃料消耗性能恶化,因此需要有冷却EGR气体的EGR气体冷却器。
又,船舶用大型柴油发动机将重油作为燃料,因此排气气体中大量含有硫氧化物(SOX)以及颗粒状物质(PM)。因此,还需要有通过洗净液对EGR气体进行洗净的湿式洗净装置(scrubber;洗涤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当EGR气体中含有的SOX以及PM较少时,也有洗涤装置与EGR气体冷却器构成为一体的情况(参照专利文献2)。如此一来,通过EGR气体的冷却产生的冷凝水或者用于洗净EGR气体的洗净液(以下将此称为“内部流液”)在EGR气体冷却器的内部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7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号2014/14804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当EGR气体冷却器为翅片管(fin tube)时,已明确EGR气体冷却器内的内部流液的流动发生偏移。当内部流液的流动发生偏移时,EGR气体冷却器出口中的内部流液的温度增高,因此与该内部流液接触的EGR气体的温度也上升,存在EGR气体不能被充分冷却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形成的,其目的是抑制翅片式EGR气体冷却器中内部流液的流动的偏移。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种形态的EGR气体冷却器具备:具有相向的一对端面以及相向的一对侧面,并通过所述一对端面以及所述一对侧面区划出使EGR气体向铅垂方向下方流动的流路的壳体;由位于所述流路内且相对所述一对端面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构成的翅片组;贯通所述翅片组且内部有制冷剂流动的管子;和沿着所述侧面配置且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障壁。
翅片管式的EGR气体冷却器中流动的内部流液通过翅片之间时,表面张力起作用从而慢慢流落。又,每次与管子接触时,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因此,内部流液集中于无翅片管子的侧面,并保持该状态地沿着侧面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积极地流动。其结果是,内部流液的流动发生偏移。
相对于此,在上述EGR气体冷却器中,可以通过障壁阻挡沿着侧面流动的内部流液,因此能够抑制内部流液沿着侧面流动,进而能够抑制内部流液的流动的偏移。
在上述EGR气体冷却器中,所述障壁至少可以配置于所述翅片组的铅垂方向上端与铅垂方向下端之间。
根据该结构,可以通过障壁再次改变被翅片引导而抵达侧面的内部流液的流动方向,可以使内部流液返回至流路的中央侧。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内部流液的流动的偏移。
在上述EGR气体冷却器中,所述翅片组包括:由彼此配置于同一铅垂方向位置的多个翅片构成的第一段翅片组;和由彼此配置于同一铅垂方向位置的多个翅片构成且相对所述第一段翅片组在铅垂方向上分离的第二段翅片组;所述障壁可以配置于所述第一段翅片组和所述第二段翅片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川崎工程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川崎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6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