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子叶片,风能设备以及用于安装和用于制造转子叶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646.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弗洛里安·鲁布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本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F03D13/10;B6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丁永凡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叶片 风能 设备 以及 用于 安装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风能设备(100)的转子叶片(1),所述转子叶片具有从根部区域至叶片尖端的纵向方向(L)、从前缘(16)至后缘(18)的横向方向(Q)、正交于纵向方向并且正交于横向方向的厚度(D)以及压力侧和与所述压力侧相对置的吸力侧,所述转子叶片包括:
-前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10,110’)和/或后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20),
-前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30)和/或后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40),
-负载导入设备(310,310’,320),所述负载导入设备设置在所述压力侧翼梁缘条(110,110’,120)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吸力侧翼梁缘条(130,140)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其中
-所述负载导入设备具有负载耦联设备(330,330’,340),所述负载耦联设备设置和构成用于容纳引导穿过吊装孔(410,420)的吊具,
-所述吊装孔设置在所述压力侧和/或吸力侧上,并且
-所述吊装孔沿着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和所述后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之间,和/或沿着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和所述后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之间。
2.根据上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子叶片(1),所述转子叶片包括前部的翼梁腹板(210)和/或后部的翼梁腹板(220),所述前部的翼梁腹板和/或所述后部的翼梁腹板以其主延伸方向沿着纵向方向(L)延伸,其中所述负载导入设备(310,310’,320)设置在所述前部的翼梁腹板和/或所述后部的翼梁腹板上。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在所述前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10)和所述后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20)之间的第一横向间隔(115)和/或在所述前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30)和所述后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40)之间的第二横向间隔,与所述吊装孔(410,420)在横向方向上的尺寸相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更大的和/或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负载导入设备(310,310’,320)沿着横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前部的翼梁腹板(210)和所述后部的翼梁腹板(2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转子叶片的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纵向方向定向的重心线(20)延伸穿过所述负载导入设备(310,310’,3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负载耦联设备(330,330’,340)构成为负载导入开口,所述负载导入开口基本上正交于所述厚度(D)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负载导入开口基本上沿着所述纵向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重心线(20)引导穿过所述吊装孔(410,420)和/或所述负载耦联设备(330,330’,34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在所述前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10,110’)和/或所述后部的压力侧翼梁缘条(120)之间的间隙和/或在所述前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30)和/或所述后部的吸力侧翼梁缘条(140)之间的间隙,至少部分地用第一材料(400)填充,所述第一材料与所述压力侧翼梁缘条的和/或所述吸力侧翼梁缘条的材料相比具有更小的密度和/或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轻木和/或泡沫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子叶片(1),其中所述泡沫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或聚氯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本产权有限公司,未经乌本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6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