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制造方法以及熔融玻璃搬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5597.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1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脩佑;藤原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5/235 | 分类号: | C03B5/235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制造 方法 以及 熔融 搬运 | ||
本发明提供玻璃制造装置、玻璃制造方法、玻璃供给管以及熔融玻璃搬运方法。玻璃制造装置具备使玻璃原料熔解而生成熔融玻璃(G)的熔解槽(1)、使熔融玻璃(G)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成形槽(5)、以及将熔融玻璃(G)从熔解槽(1)向成形槽(5)搬运的玻璃供给管(6a~6d)。玻璃供给管(6a~6d)具备管主体(7)、设置于管主体(7)的外周部且具有第一部分(8a)和第二部分(8b)的凸缘部(8)、设置于第一部分(8a)的电极部(9)、以及使第一部分(8a)与第二部分(8b)之间产生温度差的温度差设定部(10)。温度差设定部(10)构成为使凸缘部(8)的第一部分(8a)的温度高于第二部分(8b)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板玻璃的玻璃制造装置及玻璃制造方法、搬运熔融玻璃的玻璃供给管以及熔融玻璃搬运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液晶显示屏、有机EL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中使用板玻璃。近年来,由于智能电话、平板型终端的出现,高精细化随着平板显示器的薄型化以及轻量化而不断发展,伴随于此,板玻璃的薄板化也在不断发展。作为玻璃基板的材质,适宜使用变形、重力挠曲较小,且在高温工艺中的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无碱玻璃。
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板玻璃在经过熔解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成形工序等工序后形成为薄板状。在该情况下,无碱玻璃的高温粘性较高,因此在熔解工序、澄清工序、均质化工序中成为1600℃以上的高温的熔融玻璃而被移送。
在各工序间的熔融玻璃的移送中,从耐热性、耐氧化性的观点出发,使用包括铂、铂合金等的贵金属制的玻璃供给管。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玻璃供给管,该玻璃供给管为了对移送的熔融玻璃的温度进行管理,在包围管主体的圆周的凸缘部形成有电极部。通过向电极部通电,玻璃供给管经由凸缘部而被加热。在该玻璃供给管中,在电极部形成有切口部。由此,在电极部形成有电流的分支路,从而玻璃供给管能够防止该电极部的局部过加热。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两个环构成凸缘部的玻璃供给管(含铂容器)。在该玻璃供给管的凸缘部中,构成为两个环中的内侧环的厚度大于外侧环的厚度。通过该结构,能够将凸缘部整体的电流密度维持为低于玻璃供给管(容器)的壁部的电流密度。因此,能够将凸缘部的发热降到最小,能够高效率地对玻璃供给管的壁部进行直接的电加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17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49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任一公知技术中,都无法对凸缘部的电流密度可变地进行调整,无法进行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即,在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玻璃供给管中,无法在熔融玻璃的移送过程中对形成于电极的切口部的大小进行变更。在专利文献2所涉及的玻璃供给管中,也无法在熔融玻璃的移送过程中对内侧环以及外侧环的厚度进行变更。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技术课题是高精度地进行玻璃供给管的温度控制。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涉及一种玻璃制造装置,其具备使玻璃原料熔解而生成熔融玻璃的熔解槽、使所述熔融玻璃成形为规定形状的成形槽、以及从所述熔解槽向所述成形槽搬运所述熔融玻璃的玻璃供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供给管具备管主体、设置于所述管主体的外周部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凸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电极部、以及使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产生温度差的温度差设定部,所述温度差设定部构成为将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设定为低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