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校准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5046.9 | 申请日: | 201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N·波拉德;R·J·里克米尼;A·博莱特奈斯基;M·比尔曼;J·P·威廉姆斯;J·R·达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344 | 分类号: | H04N13/344;H04N13/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辛鸣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设备 校准图像 耦合结构 对接单元 次级图像 显示系统 自校准 相机 显微投影 可释放 可锁定 近眼 配置 投影 移动 | ||
自校准显示系统包括有立体近眼显示设备,对接单元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相机。除了被配置为投影右校准图像和左校准图像一个或者多个显微投影器,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耦合结构。对接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互补的耦合结构,每个互补的耦合结构可释放地可锁定到显示设备的耦合结构,以防止显示设备相对于对接单元的移动。一个或者多个相机被配置为获取右校准图像的次级图像和左校准图像的次级图像。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三维(3D)显示技术已经经历了迅猛的开发,特别地在消费者市场。高分辨率3D眼镜以及护目镜现在对用户可用。使用用来向右眼和左眼显微地投影相关的图像的现有技术的显微投影技术,这些显示系统将用户沉浸在令人信服的虚拟现实中。而然,对于针对用户而被市场化的3D显示系统仍然存在某些挑战。一个问题是用户由于显示系统相对于用户的眼睛的未而可能体验的不舒适。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自校准显示系统。显示系统包括立体近眼显示设备,对接单元以及一个或者多个相机。除了被配置为投影右校准图像和左校准图像一个或者多个显微投影器,显示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耦合结构。对接单元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互补的耦合结构,每个互补的耦合结构可释放地可锁定到显示设备的耦合结构,以防止显示设备相对于对接单元的移动。一个或者多个相机被配置为获取右校准图像的次级图像和左校准图像的次级图像。
本发明内容被提供以用简化的形式介绍对概念的选择,这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被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并非旨在被用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的范围。此外,所要求保护的技术主题并不限于解决在本公开内容的任何部分中被提到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示例自校准显示系统的各个方面,自校准显示系统包括立体近眼显示设备以及对接单元;
图2示出了示例显微投影器、眼成像相机以及显示设备的显示窗口的各个方面;
图3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虚拟对象的立体显示;
图5示出了图1的示例对接单元的附加的方面;
图6示出了要被在自校准显示系统中制定的示例自动校准方法;
图7是被绘制为显示-设备温度的函数的差异修正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将通过示例并参考以上列出的附图而被描述。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可以基本相同的部件、过程步骤和其他元件被同等地标识并且利用最小的重复而被描述。然而,将注意到,被同等地标识的元件在某种程度也可以不同。还将注意到,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且通常并未按比例而被绘制。相反,图中所示的各种绘图比例、纵横比和部件的数量可能被故意扭曲,以使某些特征或关系更容易看到。
图1示出了示例自校准显示系统10的各个方面。显示系统包括立体近眼显示设备12以及对接单元14。
显示设备12包括被配置为投影右图像18R的右显微投影器16R以及被配置为投影左图像18L的左显微投影器16L。在一般的使用中,右图像以及左图像中的每个图像是显示图像。被显示设备的用户双目地观看,右图像和左图像在用户的视觉皮层中可溶解以产生立体3D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的校准期间,右图像和左图像中的每个图像采取校准图像的形式,如下面将被进一步描述的。虽然分离的右显微投影器以及左眼显微投影器在图1中被示出,但是备选地,单个显微投影器可以被用于形成右图像和左图像。
显示设备12包括右显示窗口20R以及左显示窗口20L。在一些实施例中,右图像窗口和左图像窗口20从用户的视角是至少部分地透明的,从而向用户给出他的或者她的周围的清晰视图。这个特征使得虚拟显示影像能够被与来自环境真实影像混合,以用于“增强”或者“混合”现实的错觉。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窗口是不透明的,以便提供完全沉浸式的“虚拟的”现实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5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