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理系统、密钥生成装置、车载计算机、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34821.9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竹森敬祐;沟口诚一郎;川端秀明;洼田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KD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6F21/64;G09C1/00;H04L9/3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 系统 密钥 生成 装置 车载 计算机 方法 以及 记录 介质 | ||
具备密钥生成装置以及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计算机。所述密钥生成装置具备:车辆接口;密钥生成部,生成第一密钥以及第二密钥;加密处理部,通过初始密钥对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加密从而生成第一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加密从而生成第二加密数据;预期值计算部,使用所述第二密钥计算保存数据的预期值;以及验证部,基于所述预期值验证接收到的测量值,所述密钥生成装置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车辆。所述车载计算机具备:接口部;加密处理部,通过所述初始密钥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所述第一密钥,通过所述第一密钥对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所述第二密钥;以及测量值计算部,使用所述第二密钥计算所述保存数据的测量值,所述车载计算机将该测量值发送给所述密钥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系统、密钥生成装置、车载计算机、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要求2016年8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56573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具有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通过 ECU实现发动机控制等功能。ECU是一种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所希望的功能。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将多个ECU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区域网络)连接构成的车载控制系统相关的安全性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竹森敬祐,“基于安全元件的车载控制系统保护-要素技术的整理以及考察-”,电子信息通信学会,学术报,vol.114,no.508,pp.73-78, 2015年3月
非专利文献2:日本工业规格,JISD4901,“车辆识别编号(VIN)”
非专利文献3:STMicroelectronics,“AN4240Application note”,“平成 28年6月28日检索”,网址: URL:http://www.st.com/web/en/resource/technical/document/application_note/ DM00075575.pdf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提高应用于汽车的车载控制系统的ECU的可靠性是一个课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ECU等车载计算机的可靠性的管理系统、密钥生成装置、车载计算机、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管理系统,其中,具备密钥生成装置以及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计算机,所述密钥生成装置具备:车辆接口,与所述车辆进行数据的收发;密钥生成部,生成所述车载计算机中保存的第一密钥以及第二密钥;加密处理部,通过所述车载计算机预先保存的初始密钥对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加密从而生成第一加密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密钥对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加密从而生成第二加密数据;预期值计算部,使用所述第二密钥计算所述车载计算机预先保存的保存数据的预期值;以及验证部,基于所述预期值验证通过所述车辆接口从所述车辆接收到的测量值,所述密钥生成装置通过所述车辆接口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以及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送给所述车辆,所述车载计算机具备:接口部,与所述车载计算机的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加密处理部,通过所述车载计算机预先保存的所述初始密钥对通过所述接口部从所述密钥生成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所述第一密钥,通过该获取的所述第一密钥对通过所述接口部从所述密钥生成装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所述第二密钥;以及测量值计算部,使用该获取的所述第二密钥计算所述车载计算机预先保存的所述保存数据的所述测量值,所述车载计算机将该测量值通过所述接口部发送给所述密钥生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DDI株式会社,未经KD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4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