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铜金属间化合物提高铜互连中的可靠性的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1780033175.4 | 申请日: | 2017-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6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胡朝坤;C·拉沃伊;S·罗森纳格;T·M·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1/768 | 分类号: | H01L21/768;H01L23/5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倜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金属层 互连 电介质 金属间化合物 金属 退火 装置结构 铜互连 铜金属 阻隔层 电镀 沉积 阻隔 | ||
提供了用于使用Cu金属间化合物提高Cu互连的可靠性的技术。在一方面,一种在Cu线(112)上方的电介质(114)中形成Cu互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Cu线(112)上方的电介质(114)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116);将金属层(118)沉积到电介质(114)上并衬垫通孔(116),使得金属层(118)与通孔(116)底部的Cu线(112)接触,其中金属层(118)包含至少一种能与Cu反应以形成Cu金属间化合物的金属;在足以在通孔(116)底部形成Cu金属间阻隔(120)的条件下,使金属层(118)和Cu线(112)退火;将Cu(122)电镀到通孔(116)中以形成Cu互连,其中Cu互连通过Cu金属间阻隔层(120)与Cu线(112)分离。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提高铜(Cu)互连中的可靠性的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使用Cu金属间化合物以形成用于Cu互连的衬垫(liners),电迁移(EM)阻隔(barriers)和覆盖(caps)。
背景技术
随着在后段(BEOL)中继续结垢(scaling),铜(Cu)线的电阻增加。电阻增加首先仅仅因为线具有较小的横截面积。也使进整体阻力,因为线中的金属表面变得更近并且金属中的晶粒(grain)在更窄的线中变得更小,来自晶界和表面/界面的散射的增加进一步促进电阻率的额外增加,因此突出了在结垢的(scaled)Cu线技术中控制界面和晶界散射的重要性。
同时,随着结垢继续其他问题也会出现。一个问题是扩散阻隔(barrier)完整性。即,当衬垫厚度减小时,性能不足并且金属可以扩散到电介质中。由于需要保持衬垫厚度,因此非常窄的线中的Cu的体积是有限的。另一个问题是电迁移或EM电阻。即,随着线面积减小,电流密度增加。结果,Cu原子迁移可导致在最小的线中的断裂。因此,定义好的EM界面是重要的。好的有界界面也可能有助于界面散射。还需要覆盖层来防止线的顶部表面处的EM。Cu线结垢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通孔底部的粘合。在芯片加工过程中需要好的粘合以防止裂纹扩展。通孔底部衬垫厚度的减小无助于水平之间的粘合。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包含诸如锰(Mn),钴(Co)和/或钌(Ru)的材料的自形成嵌入式扩散阻隔。例如,参见授予Cabral Jr.等人的名称为“Self-Forming EmbeddedDiffusion Barriers”的美国专利号9,190,321。还参见McFeely等人的名称为“Multi-StepMethod to Selectively Deposit Ruthenium Layers of Arbitrary Thickness onCopper”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11/0045171以及授予Gambino等人的名称为“ConductorStructure including Manganese Oxide Capping Layer.”的美国专利号7,884,475。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包括完全可溶于Cu(例如Mn)或具有非常低的溶解度且不可能形成相(例如Co,Ru等)的元素。
因此,尤其对于结垢的应用,需要用于Cu互连的改进的阻隔,衬垫和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使用Cu金属间化合物改善铜(Cu)互连中的可靠性以形成用于Cu互连的衬垫,电迁移(EM)阻隔和覆盖的技术。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Cu线上方的电介质中形成Cu互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Cu线上方的电介质中形成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电介质上沉积金属层并衬垫所述通孔,使得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通孔底部的Cu线接触,其中所述金属层包含至少一种能与Cu反应以形成Cu金属间化合物的金属;在足以在通孔底部形成Cu金属间化合物阻隔的条件下退火所述金属层和Cu线;和将Cu电镀到所述通孔中以形成所述Cu互连,其中所述Cu互连通过Cu金属间化合物阻隔与Cu线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3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