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生剂缓释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32926.0 | 申请日: | 2017-03-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圆尾明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圆尾明弘 |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A61M37/00;A61B17/6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肖茂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生 剂缓释 器具 | ||
1.一种固定装配于骨折创部外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为在规定的缓释期间内从外部向骨折部位的患部组织始终持续地导入并点滴缓释液状的抗生剂的器具,其中,
所述抗生剂缓释器具具备:
固定销主体,其具备前端部、中轴部、以及基端部这三个部分,且能够将所述前端部从所述骨折部位的创部外的骨骼的一方的皮质骨刺入,贯穿骨髓并到达骨骼的另一方的皮质骨而进行固定,所述中轴部留置在骨折部位的患部组织内,所述基端部以突出到患者的体外的状态被固定;以及
输液管连接部,其一端能够与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基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点滴缓释所述液状的抗生剂的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连接,所述输液管连接部位于所述患者的体外,并且在规定的缓释期间内从外部持续导入所述液状的抗生剂,
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前端部具备螺纹部,所述螺纹部设置于所述前端部的周围且螺入骨骼内,所述螺纹部仅设置于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前端部,
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中轴部具备侧面开口部,所述侧面开口部与所述患部组织直接对置且在留置状态下位于所述患部组织的位置,
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基端部具备在突出到所述体外的状态下与所述抗生剂输液管连通的基端开口部,
所述固定销主体具备从所述基端开口部直至所述侧面开口部贯通所述固定销主体的内部的中空部,点滴缓释从外部导入的所述抗生剂的开口仅为所述侧面开口部,
所述抗生剂缓释器具在规定的缓释期间内从直接面向所述患部组织的所述侧面开口部直接点滴缓释所述液状的抗生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配于骨折创部外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管连接部具有与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的前端的锁定连接器接合的形状,所述抗生剂缓释器具能够通过所述输液管连接部而直接与所述抗生剂输液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配于骨折创部外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特征在于,
电钻配件提供能够与外部的电钻主体的钻头把持部连接的部位,
所述电钻配件具备:输液管连接部用适配部,其具有与所述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的前端的所述锁定连接器相同的形状,且能够与所述固定销主体的基端部的所述输液管连接部接合;以及把持连接部,其为具有能够供所述电钻主体的所述钻头把持部把持的形状的部位,
通过所述电钻配件将所述固定销主体的基端侧的形状变换为能够与电钻接合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配于骨折创部外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生剂缓释器具在所述基端部具备电钻连接部,所述电钻连接部具有能够与外部的电钻主体的钻头把持部连接的形状,所述抗生剂缓释器具能够通过所述电钻连接部而直接与所述电钻主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配于骨折创部外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特征在于,
输液管配件提供能够与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的前端的锁定连接器连接的部位,
所述输液管配件具备:能够与所述电钻连接部连接的电钻连接部用适配部;以及能够与所述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的前端的锁定连接器连接的输液管连接部,
通过所述输液管配件将所述固定销主体的基端侧的形状变换为能够与所述外部的抗生剂输液管的前端的锁定连接器接合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生剂缓释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液管配件具备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调整所述电钻连接部用适配部主体的内周对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电钻连接部的外周的夹紧力的强弱,
所述装卸机构具备:配设为与所述固定销主体侧的所述电钻连接部的外周对置的夹紧锁定用滚珠;弹性体;以及在通过所述弹性体而沿轨道移动时一边按压所述夹紧锁定用滚珠一边移动的夹紧力调整体,所述夹紧力调整体的抵接按压所述夹紧锁定用滚珠的结构部分为楔形结构,
若通过所述装卸机构的所述弹性体的弹力而使所述夹紧力调整体沿所述轨道移动,则由于所述楔形结构而使所述夹紧锁定用滚珠的抵接按压的力增加,所述夹紧锁定用滚珠对所述固定销主体的所述电钻连接部的外周的夹紧力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圆尾明弘,未经圆尾明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9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