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培培育系统、水培培育控制装置、水培培育方法和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32837.6 | 申请日: | 2017-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1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上利淳;西麻里;伊藤茜;堂本靖博;三宅胜也;岩谷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31/02;A01G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武玉琴;王月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培 人工光 苗床 控制装置 培育 采光装置 培育系统 照射装置 散光面 采光 射出 秧苗 传感器设置 单元配置 秧苗培育 植物秧苗 自然光 散光 采光口 面照射 照射量 传感器 检测 预测 光量 照射 采集 移植 | ||
一种水培培育系统包括水培培育单元、采光装置、人工光照射装置、采光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水培培育单元配置有移植作为培育对象的植物秧苗的苗床。所述采光装置在与所述苗床面对的散光面一侧从采光口采集自然光,从所述散光面向所述秧苗射出。所述人工光照射装置向所述秧苗照射人工光。所述采光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苗床分离的位置上,检测从所述散光面射出的所述自然光光量。所述控制装置以所述检测到的光量为基础,计算向所述苗床的所述秧苗培育面照射的所述自然光光量的预测值,根据该预测值控制所述人工光的照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时使用人工光和由采光装置采集的自然光的水培培育系统、用于该水培培育系统的水培培育控制装置、水培培育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此前利用水培培育在室内培育蔬菜等植物的水培培育系统已得到实际应用。在这种水培培育系统中有只利用人工光的培育方式,也有自然光(太阳光)和人工光同时使用的培育方式。
有关后者的描述,在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有植物工厂,在该植物工厂中在作为植物培育温室内的封闭空间的生育室里,设置有带营养液循环机构的多级植物培育架,在该植物培育架的上方设有灯、LED等人工光源,并且还用设在植物培育温室屋顶上方的采光装置把太阳光汇聚,用多个反射镜将其向植物培育架照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317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一方面用采光装置采集的太阳光的强度因天气不同而各异,所以导致培育物的生长出现不稳定。
另一方面,如过分利用人工光进行补光,既无助于培育物的生长,还白白浪费了电力。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培育物的生长出现不稳定而实现安定地生产、并可以降低人工光照明用的电力成本的水培培育系统、水培培育控制装置、水培培育方法以及程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方式涉及的水培培育系统,包括水培培育单元、采光装置、人工光照射装置、采光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水培培育单元配置有移植作为培育对象的植物秧苗的苗床。所述采光装置在与所述苗床面对的散光面一侧从采光口采集自然光,从所述散光面向所述秧苗射出。所述人工光照射装置向所述秧苗照射人工光。所述采光传感器设置在与所述苗床分离的位置上,检测从所述散光面射出的所述自然光光量。所述控制装置以所述检测到的光量为基础,计算向所述苗床的所述秧苗培育面照射的所述自然光光量的预测值,根据该预测值控制所述人工光的照射量。
由此,在培育系统中,通过以照射到培育面上的自然光光量的预测值为基础来控制人工光的照射量,从而可以防止培育物在仅用自然光培育情况下生长的不稳定而实现安定生产,并且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照射人工光降低人工光照明用的电力成本。
所述控制装置能够以使与在规定期间内的所述预测值的估算值之和成为规定的目标瞬时光量(瞬时值:单位μmol/m2·s)的方式,控制在所述规定期间内的所述人工光照射量。
由此,水培培育系统可以通过设定目标瞬时光量,使培育物更安定地生产。所述规定期间例如可以是1小时,也可以是1天。
所述采光传感器也可以设在所述散光面上。
由此,在水培培育系统中,与把采光传感器设在室外等的情况相比,通过把采光传感器设置在自然光刚好要照射在培育面上之前的散光面上,可以准确地预测培育面上的光量。
所述人工光照射装置也可以设在所述散光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采光传感器设置在不受所述散光面的所述人工光影响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32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射器及滴灌用输送管
- 下一篇:水培培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