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板单元、用于制造这种背板单元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背板单元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后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9515.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9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布莱恩·利特尔;斯蒂芬·埃德尼;哈里·维尔费尔;安德烈亚斯·赫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2 | 分类号: | B60R1/12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卢森堡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单元 用于 制造 这种 方法 以及 具有 机动车辆 装置 | ||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后视装置的背板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从背板(100,200)的后侧(112,212)通到其前侧(224)以自身形成徽标图案(122,222)的开口,在光源(500)的背板(100)的后侧(112,212)上的第一附接装置,和·在徽标图案(122,222)的区域中的滤光器装置和/或至少一个延伸部(220)。本发明还关于一种生产这种背板单元的方法和具有这种背板单元的后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关于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后视装置的背板单元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背板单元的后视装置。
背景技术
US2012/0147613A1描述了一种侧后视镜组件,其与配备有盲点传感器的机动车辆结合使用,该盲点传感器设计成检测机动车辆的盲点中的物体。侧后视镜组件包括固定地固连到机动车辆的基座。镜壳可移动地固定到基座上。镜壳定义壳体和面向后的镜开口。背板可操作地连接到面向后的镜壳。背板可相对于镜壳移动。镜子玻璃固定地固连到背板上并且可以以允许机动车辆的操作者观察机动车辆后方的方式随其移动。侧后视镜组件还包括盲点指示器,该盲点指示器固定地固连到背板并且与盲点传感器连通以接收来自盲点传感器的信号并且当物体处于机动车的盲点中时指示机动车辆的操作者。当操作者移动背板以调节镜子玻璃时,盲点指示器指向操作者。指示器集成在背板中并具有小的外形。光学指示器构造有至少一个光源和设计为楔形并形成托盘的光导。
参照图3,示出了机动车辆10沿着道路12行驶,道路12具有指示道路12的车道的边界的虚线14。机动车辆10配备有沿机动车辆10每侧20,22布置的盲点传感器16,18。机动车辆10还配备有两个侧后视镜组件24,26,它们分别从这些侧面20,22中的每一个伸出。侧后视镜组件24,26由图3中用圆圈28表示的操作者使用,以识别在机动车辆10的后方进行的事情。操作者28将以使得该操作者28满意的方式调节侧后视镜组件24,26,使得操作者28观察到可以观察的后方空间的大部分。尽管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机动车辆10都配备有两个侧后视镜组件24,26,但讨论的其余部分将集中在机动车辆10的驾驶员侧22上的侧后视镜组件26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预想到,关于驾驶员侧后视镜组件26的以下讨论同样适用于机动车辆10的乘客侧20上的后视镜组件24。
当操作者28使用侧后视镜组件26时,通常调节它使得镜子的方向包括机动车辆之中的驾驶员侧22的一部分。操作者28为了定向而这样做。、如图3所示,侧视镜的视野通常包括角度α。设置在操作者28可见的视野29附近的是通常所说的盲点31,其通常延伸角度β。在操作者28的头部没有朝那个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操作者28看不到盲点31中的物体,即图3中用交叉阴影线表示的部分。换句话说,通过观察侧后视镜组件26,操作者28不能通过角度β看到盲点31中的任何东西。是盲点传感器18确定是否物体30,也就是图3所示的机动车辆30,处于盲点之中。如果是这样,盲点传感器18将通过车辆通信系统发送适当的信号,以最终向操作者28指示有物体实际上确实存在于盲点31中。操作员将决定操作者28是否将转动他或她的头部以观察物体30或者如同物体30继续处于盲点31中一样操作,并且相应地对机动车辆10的操作和行进方向做出动作。图4是镜子玻璃和背板的前侧的视图,其具有US2012/0147613A1的侧后视组件的指示标记;以及图5是图4的侧后视组件的横截面。
从图4中可以看出,镜子玻璃54被切割成适合后视镜组件的未示出的镜子开口,并且在镜子玻璃54的外侧边缘附近雕刻有小图标50。小图标50是两个车辆的ISO符号,其中一个车辆相对于另一个车辆处于超车位置。在小图标50下方是圆圈51,随后通过该圆圈51,指示器的光照射到后视镜组件所安装到的车辆的驾驶员。背板52适用于具有开口的安装件55,以允许用于穿过致动器的线束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未经SMR专利责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9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