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式阻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8417.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子亮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14 | 分类号: | F16F9/14;F16F9/4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海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阻尼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调节制动转矩的旋转式阻尼器。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分隔部件(3)以及第一调节螺栓(8a)和第二调节螺栓(8b)的旋转式阻尼器(1)。所述分隔部件(3)具有: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其连接分隔的圆筒形腔室(200)的区域;第一插入孔,其连接到第一流动路径和壳体(2)的第一调节螺栓螺孔(208a);以及第二插入孔,其连接到第二流动路径和壳体(2)的第二调节螺栓螺孔(208b)。第一调节螺栓(8a)被拧入第一调节螺栓螺孔(208a)中,由此第一调节螺栓(8a)被插入第一插入孔中,并且第一调节螺栓(8a)的突出到第一流动路径中的长度可以被调节。第二调节螺栓(8b)被拧入第二调节螺栓螺孔(208b)中,由此第二调节螺栓被插入第二插入孔中,并且第二调节螺栓的突出到第二流动路径中的长度可以被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阻尼器,并且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制动转矩的旋转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旋转式阻尼器,该旋转式阻尼器产生抵抗所施加的旋转力的制动转矩。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阻尼器,该旋转式阻尼器结构简单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制造。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式阻尼器包括:具有圆筒形腔室的壳体;被可旋转地接收在圆筒形腔室中的转子;填充在圆筒形腔室中的粘性流体;以及固定至壳体的开口侧端部表面上的盖,以将转子和粘性流体一起约束在圆筒形腔室中。
转子包括:圆筒形形状的转子本体;和叶片,所述叶片被形成为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向外突出,以便在叶片与圆筒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细小间隙。在叶片中,形成有流动路径,所述流动路径从叶片的与转子的旋转方向垂直的一个侧表面(其称为第一侧表面)延至另一个侧表面(其称为第二侧表面)。此外,在叶片的端部表面(即,面对圆筒形腔室的内周表面的表面)上附接有密封构件,以便封闭叶片与圆筒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之间的细小间隙。该密封构件具有弹性材料的止回阀,用于打开和关闭形成在叶片中的流动路径。在圆筒形腔室的内周表面中,形成有分隔部件,所述分隔部件沿径向方向向内突出,使得该分隔部件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一起形成细小间隙。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上述构造的旋转式阻尼器中,当向转子施加沿着从叶片的第一侧表面朝向第二侧表面的方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转子的力时,在圆筒形腔室中的粘性流体将止回阀压靠在叶片的第二侧表面上,使得止回阀关闭流动路径。因此,粘性流体的运动仅限于通过在圆筒形腔室的分隔部件与转子本体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通过在壳体的封闭侧端部表面(底表面)与叶片的下表面(面对壳体的封闭侧端部表面的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运动。结果,在叶片的第二侧表面的一侧上的粘性流体上的压力增大,并且产生较强的制动转矩。另一方面,当向转子施加沿着从叶片的第二侧表面朝向第一侧表面的方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转子的力时,在叶片的第一侧表面的一侧上的粘性流体流入流动路径中并且向上推压止回阀,以释放流动路径。因而,也通过形成在叶片中的流动路径发生粘性流体的运动,因此,在叶片的第一侧表面的一侧上的粘性流体上的压力没有增大,并且结果,产生较弱的制动转矩。
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旋转式阻尼器设置有制动力调节机构,所述制动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当向转子施加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转子的力时所产生的较大制动转矩。该制动力调节机构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被定位在壳体的开口侧端部表面与盖之间;以及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用于将盖经由弹性构件固定至壳体的开口侧端部表面。在壳体的开口侧端部表面中形成有多个螺孔,并且在弹性本体和盖中在与这些螺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通孔。多个螺栓中的每个都插入盖的通孔和弹性构件的通孔中,并且被拧入形成在壳体的开口侧端部表面中的螺孔中。通过多个螺栓的紧固程度,由盖推入壳体的圆筒形腔室中的转子的长度被调节。结果,在壳体的封闭侧端部表面与叶片的下表面之间的间隙被调节。由此,能够调节当向转子施加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转子的力时所产生的较大制动转矩。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No.H07-3012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8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