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材料、调光膜以及调光叠层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7764.1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仁德;中寿贺章;野里省二;大鹫圭吾;福井弘司;灰野岳晴;关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22 | 分类号: | C07D487/22;C07D519/00;C09K9/02;G02F1/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材料 以及 叠层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光材料,其能够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宽范围内的透光率。一种调光材料,其含有石墨烯类碳材料,其中,所述石墨烯类碳材料的长宽比为3以上且33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建筑物、汽车、飞机等的窗户的透光率进行控制的实用的电致变色调光材料,以及使用电致变色调光材料的调光膜以及调光叠层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阻断特定波长光而调整透射率来进行色感调整为目的而使用能够控制特定波长区域的透光率的电致变色调光材料,例如用于在室内材料、建筑材料、电子部件等各种领域中。
另外,近年来,能够控制红外线范围内的透射率的节能型调光材料受到关注,并被广泛讨论。例如提出用于控制汽车内等的温度,使用含有调光材料的调光膜作为中间层的夹层玻璃。例如,在对置的一对透明电极基板间夹入调光膜以及电解质层而得到的夹层玻璃。由此,可以控制夹层玻璃的透光率。
在下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在两张导电性基板间夹入叠层体的调光叠层体,该叠层体依次叠层有包含无机氧化物的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包含无机氧化物的电致变色层这三层。另外,下述专利文献3和4公开一种调光叠层体,其中,在一对对置的电极基板之间夹入包含有机电致变色材料的电致变色层和电解质层。
如上,作为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例如,下述专利文件5中记载有具有特定结构的聚乙炔化合物。专利文献5所述的聚乙炔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刺激或电刺激,或者通过诸如压力或温度变化等物理刺激来对宽波长区域中的透射率进行控制。
专利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62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062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2-526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4-531770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7/06106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5所述的聚乙炔化合物,由于在屏蔽可见光时使红外线透过,因此存在难以在夏季等炎热季节使用的问题。另外,讨论了很多聚乙炔以外的调光材料,但无论哪种情况,依然存在调光性能不充分和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光材料,其能够通过施加电压来控制从可见光到红外光的广范围内的透光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有所述调光材料的调光膜和调光叠层体。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法
本发明的调光材料,其含有石墨烯类碳材料,其中,所述石墨烯类碳材料的长宽比为3以上且33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调光材料的某一特定方面,其中,在所述石墨烯类碳材料的平面方向尺寸为1nm以上且100n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调光材料的其他特定方面,其中,所述石墨烯类碳材料的表面由官能团进行了修饰。
根据本发明的调光材料的进一步其他特定方面,其中,所述官能团为有机官能团。
根据本发明的调光材料的其他特定方面,其中,所述有机官能团为胺衍生物。所述胺衍生物是氨基(-NH2)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成分取代的物质,并且该成分可以是脂肪族,也可以是芳香族。
根据本发明的调光材料的其他特定方面,其中,所述有机官能团具有含氮芳香环或杂环。比如所述有机官能团具有含氮芳香族官能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未经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广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77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压裂后通道形成来增强导流能力的方法
- 下一篇: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