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成型品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7713.9 | 申请日: | 2017-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大辅;景冈正和;青木航;猿渡益巳;山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75 | 分类号: | C08G18/75;A43B13/04;C08G18/00;C08G18/10;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焦成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发泡 凝胶渗透色谱法 多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基 重均分子量 高分子量 成型品 多元醇 环己烷 色谱图 制造 | ||
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是包含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的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多元醇成分的反应产物,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的峰中,相对于峰的总面积而言,重均分子量为400,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的面积为25%以上且6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及包含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成型品。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热塑性聚氨酯树脂(TPU)是通过多异氰酸酯、高分子量多元醇和低分子量多元醇的反应而得到的橡胶弹性体,其具备通过多异氰酸酯和低分子量多元醇的反应而形成的硬链段、和通过多异氰酸酯和高分子量多元醇的反应而形成的软链段。
通过使这样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与发泡剂一起进行熔融成型从而得到发泡成型品是已知的。
具体而言,例如,提出了下述方案:由作为多异氰酸酯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作为高分子量多元醇的由己二酸和1,4-丁二醇形成的聚酯多元醇、及作为低分子量多元醇的1,4-丁二醇制作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颗粒,使该颗粒与发泡剂一起进行熔融成型,由此得到发泡成型品(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32989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上述专利文献1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而言,扯裂强度等机械物性不充分,期望进一步提高其机械物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机械物性的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1]包含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其是包含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的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多元醇成分的反应产物,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对前述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进行测定而得到的色谱图的峰中,相对于前述峰的总面积而言,重均分子量为400,000以上的高分子量成分的面积为25%以上且60%以下。
另外,本发明[2]包含上述[1]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前述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得的凝集温度为90℃以上且180℃以下。
另外,本发明[3]包含上述[1]或上述[2]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前述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为1,4-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
另外,本发明[4]包含上述[3]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前述1,4-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以70摩尔%以上且96摩尔%以下的比例含有反式体。
另外,本发明[5]包含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工序:反应工序,使包含双(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的多异氰酸酯成分与多元醇成分反应而得到一次产物;热处理工序,于50℃以上且100℃以下对前述一次产物进行3天以上且10天以下热处理。
另外,本发明[6]包含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用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另外,本发明[7]包含上述[6]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是中底。
另外,本发明[8]包含上述[7]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是减震器。
另外,本发明[9]包含上述[6]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是化学机械研磨垫。
另外,本发明[10]包含上述[6]所述的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是汽车内部装饰构件。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7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塑性多孔隔膜
- 下一篇:聚氨酯树脂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