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液处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6215.2 | 申请日: | 201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0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赖纳·施皮克曼;帕斯卡尔·克佩尔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萍;杨林森 |
| 地址: | 德国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液 处理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控制器的血液处理机,该血液处理机具有用于泵送血液通过包括动脉管线和静脉管线的体外血液回路的泵致动器,并且具有用于检测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其中该控制器具有用于检测静脉针断开的检测功能,该检测功能将基于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确定的值与限制值进行比较以识别静脉针断开,其中检测功能将基于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确定的值与之进行比较的限制值能够被可变地设置和/或通过控制器被可变地设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控制器的血液处理机,该血液处理机具有用于泵送血液通过包括动脉管线和静脉管线的体外血液回路的泵致动器,并且具有用于检测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这方面其尤其是透析机。
在通过体外血液治疗的治疗期间,患者的最大风险之一是体外回路的患者针的无意断开。如果动脉针变得松动,则泵系统通常吸入空气,这导致体外血液回路的动脉侧的压力累进(pressure progression)的显著变化。一旦该空气到达静脉空气检测器,它也会在那里被识别。因此,通常可以准确且快速地识别出这种情况。
相反,静脉针的断开则更成为问题,因为其不容易被检测。如果动脉针继续保持连接,当泵保持运转时,通过开放的静脉端产生非常多的失血。如果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
因此,血液处理机应该配备有警报系统,该警报系统尽可能可靠地识别静脉针断开,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关闭夹子来关断血泵并阻断打开的出口。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已知多种针对静脉针的断开的识别机构。除了其他技术之外,当前在市场上的机器中经常使用基于对动脉管线和/或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累进的测量的过程。通常,压力值的评估在血液处理机的控制器中进行,以便能够在满足特定标准时得出存在静脉针断开的结论。
因此,已知的血液处理机中的控制器尤其具有用于检测静脉针断开的检测功能,该检测功能将基于静脉管线中的压力确定的值与限制值进行比较以识别静脉针断开。在这方面,通常在预定义时间内将静脉管线中的压力变化与限制值进行比较。
该过程基于以下认识:在静脉针滑出时体外血液回路的静脉管线中测量的压力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突然地)减小内部瘘压。这是由压力对流量和在压力测量下游存在的流动阻力的依赖性造成的。如果不计入边缘效应诸如湍流和软管线的与压力相关的膨胀,则当静脉针滑出时,由内部瘘压确切构成的静脉管线中的流动阻力消失。因此在那里测量的压力突然下降瘘管中存在的压力。可选地,还必须考虑瘘管出口中的血流的背压部分。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过程主要监测静脉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目的是识别静脉压力的突然下降。在已知的过程中使用固定值作为假定静脉针断开时的压降的限制值。在这方面,取决于机器,通常使用12、15或30mmHg的值。
然而,在静脉管线中的压力测量的位置处没有静态压力累进。而是压力通过具有通常大于130mmHg的幅度的蠕动血泵进行规则调节。它具有叠加在其上的低频噪声,受到整个流体系统的不同过程例如切换过程、替代泵的速率变化、平衡腔、超滤泵或团分配(bolusdispensing)的影响。较慢的因素还影响低频压力累进,例如通过透析器中沿中空纤维的流动阻力或由于凝结引起的跨膜增加、通过凝块截阻中的阻力增加或通过由于超滤导致的血液的连续增厚。
可能对静脉针断开的识别具有干扰影响的干扰因素通常大于实际静脉针断开时的静脉压值的减小,部分甚至大了几个数量级。这在以常规方式检测由静脉针断开产生的压降的尝试中产生了更多的错误警报。
为了避免频繁的错误报警,如图1所示,血泵的规则信号部分在现有技术中在频率空间中进行傅里叶变换后被公认地选择性地滤除。这已经在位置空间中产生相当平滑的信号。然而,来自没有规律地发生的干扰的噪声部分仍然保持,如果限制值设置得太低,则可能导致由误报触发的大量警报。相反,如果限制值设置得太低,则未识别的针断开(漏报)的数量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费森尤斯医疗护理德国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6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