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和波导之间的射频互连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5627.4 | 申请日: | 201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5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施普兰格尔;提托·科基诺斯;阿杰·巴布·冈图帕里;法比奥·摩根;布鲁诺·比斯孔蒂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5/107 | 分类号: | H01P5/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波导 之间 射频 互连 | ||
1.一种系统,包括:
波导(100),其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带有开口(104)的第一端(102);和
印刷电路板PCB(106),其具有底侧(106b)和相对的顶侧(106a),其中,所述PCB(106)包括从所述PCB(106)的所述底侧(106b)至所述顶侧(106a)以层堆叠布置的接地层(108)、介电材料层(110)和信号层(112),其中,所述介电材料层(110)布置在所述接地层(108)与所述信号层(112)之间,其中,所述信号层(112)包括耦合焊盘(114)以及均连接至所述耦合焊盘(114)的第一输出传输线和第二输出传输线(116, 118);
其中,所述PCB还包括所述接地层(108)中的非导电槽(120);
其中,所述PCB还包括穿过所述介电材料层(110)将所述耦合焊盘(114)电连接到所述接地层(108)的电壁;
其中,所述开口(104)、所述非导电槽(120)和所述耦合焊盘(114)在所述层堆叠的堆叠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所述PCB(106)的每个层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容纳用于将所述PCB(106)拧到所述波导(100)上的螺钉(202),并且每个层的通孔对齐使得通孔在堆叠方向上重合,由此形成从所述PCB(106)的顶侧(106a)延伸到所述PCB(106)的底侧(106b)的孔,其中,从所述PCB(106)的顶侧(106a)延伸到所述PCB(106)的底侧(106b)的所述孔与所述波导(100)中的开口(104)、所述非导电槽(120)和所述耦合焊盘(114)不重叠;
其中,所述通孔被金属化并且形成所述电壁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信号层(112)的所述通孔以及因此从所述PCB(106)的顶侧(106a)延伸到所述PCB(106)的底侧(106b)的所述孔被布置为紧邻所述耦合焊盘(114),以使所述信号层(112)的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波导开口(104)的对称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波导(100)的所述开口(104)的宽度的60%至300%之间;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在所述波导(100)的所述第一端(102)和所述PCB(106)的所述底侧(106b)之间附接到所述波导(100)的所述第一端(102)的阶梯式阻抗变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层(112)的所述通孔以及因此从所述PCB(106)的顶侧(106a)延伸到所述PCB(106)的底侧(106b)的所述孔被布置为紧邻所述耦合焊盘(114),以使所述信号层(112)的所述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波导开口(104)的对称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波导(100)的所述开口(104)的宽度的100%至25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壁(122)布置在所述耦合焊盘(114)的至少一个边缘部分(124)上并与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耦合焊盘(114)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传输线(116, 118)相对于所述耦合焊盘(114)的对称点是点对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耦合焊盘(114)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传输线(116, 118)相对于延伸穿过所述耦合焊盘(114)的对称点的轴是镜像对称的,所述轴垂直于所述耦合焊盘(114)的主延伸方向,其中,所述耦合焊盘(114)的所述主延伸方向是所述耦合焊盘(114)具有其最大延伸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壁至少由至少在所述信号层(112)和所述接地层(108)之间延伸穿过所述介电材料层(110)的多个导电通孔(602)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壁包括分开的第一和第二电壁部分(122a, 122b),从而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传输线(116, 118)延伸穿过的至少两个开口(502, 5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62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毫米波段通信装置
- 下一篇:具有互补谐振器结构的微带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