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包含含氟化合物材料的拒斥表面的经受冰形成的制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80025592.4 申请日: 2017-04-10
公开(公告)号: CN109071994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C·S·埃尔斯贝尔德;A·J·穆勒 申请(专利权)人: 3M创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67/02 分类号: C09D167/02;C08G63/682;C09K3/18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李勇;吕小羽
地址: 美国明***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氟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粘结剂 热加工 后退接触角 材料熔体 制造制品 聚合物 非氟 添加剂
【说明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冰形成的制品,所述制品包括拒斥表面,使得所述表面与水的后退接触角在90度至135度的范围内,其中拒斥表面包含具有至少1500g/mol的Mn的含氟化合物材料。含氟化合物材料通常具有不大于50,000g/mol的分子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拒斥表面还包含非氟化有机聚合物粘结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拒斥表面包含可热加工的聚合物和含氟化合物材料熔体添加剂。还描述了制造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冰形成的制品;以及在所述制品上提供如本文所述的液体拒斥表面。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描述了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冰形成的制品,所述制品包括拒斥表面,使得所述表面与水的后退接触角在90度至135度的范围内,其中拒斥表面包含具有至少1500g/mol的Mn的含氟化合物材料。含氟化合物材料通常具有不大于50,000g/mol的分子量。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拒斥表面还包含非氟化有机聚合物粘结剂。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拒斥表面包含可热加工的聚合物和含氟化合物材料熔体添加剂。

还描述了制造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冰形成的制品;以及在所述制品上提供如本文所述的液体拒斥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拒斥表面层的实施基底的剖视图。

图2为包括拒斥表面的制品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描述的是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冰形成的制品或其部件。术语“冰”包括任何形式的冻结水,包括霜冻、冻雨、雨夹雪和雪。

代表性制品包括标志面、信号传输线(例如,电话和电缆)、卫星天线、天线、风力涡轮机叶片、汽车、有轨电车、飞机、船只、导航设备、热泵和热交换器或其部件、制冰设备和包括冰块托盘和其它“制冰机”部件的制品;商用和家用冷藏机和冷冻机;低温和超级计算机存储设施;建筑物、交通标志、屋顶、水坝(尤其靠近锁止)、钻井平台、户外运动设备;游艺车如雪地摩托车和除雪设备。

热交换器是用于在一种或多种流体之间传递热的制品。流体可以通过固体壁分开以防止混合,或者它们可以直接接触。它们被广泛用于空间供暖、制冷、空调、电站、化工厂、石化厂、炼油厂、天然气处理和污水处理。热交换器的典型示例见于内燃机,其中称为发动机冷却剂的循环流体流经散热器线圈并且空气流过线圈,线圈冷却冷却剂并加热进入的空气。

热交换器的类型包括:壳管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板壳式热交换器、绝热轮式热交换器、板翅式热交换器、枕板式热交换器、流体热交换器、余热回收装置、动态刮面热交换器、相变热交换器、直接接触热交换器、微通道热交换器。

热交换器的最广泛用途之一是用于建筑物和车辆的空调。这类热交换器通常被称为空气线圈、或者仅仅是线圈,因为它们通常是蛇形的内部管道。液体-空气或空气-液体HVAC(即加热、通风和空调)线圈通常具有改进的错流布置。在车辆中,热线圈通常被称为加热器芯。

在这些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上,常见的流体是水、水-乙二醇溶液、蒸汽或制冷剂。对于加热线圈,热水和蒸汽是最常见的,并且该加热的流体由例如锅炉供应。对于冷却线圈,冷冻水和制冷剂是最常见的。冷冻水由可能位于很远的冷却器供应,但制冷剂必须来自附近的冷凝装置。当使用制冷剂时,冷却线圈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的蒸发器。使用这种直接膨胀制冷剂的HVAC线圈通常称为DX线圈。一些DX线圈是“微通道”类型。

在HVAC线圈的空气侧,用于加热的那些线圈和用于冷却的那些线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冷却的空气通常会具有从中冷凝出来的水分,除非气流非常干燥。加热一些空气会增加气流保持水的能力。因此,加热线圈不需要考虑其空气侧上的水分冷凝。然而,设计和选择冷却线圈以处理潜在(水分)以及足够(冷却)负载。除去的水称为冷凝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5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