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性偏光板及使用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5387.8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3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武市义孝;矢内彰雄;狩野浩和;望月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宝来技术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08F20/10;C08F230/02;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酰基 偏光板 阻燃剂 阻燃性 树脂组合物 阻燃性层 硬化物 丙烯酸酯化合物 液晶显示设备 偏光组件 | ||
一种阻燃性偏光板,包含具有0.1~100μm厚度的阻燃性层及偏光组件,其中该阻燃性层含有:含有5~80质量%的具有1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不含卤素的阻燃剂或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不含卤素的阻燃剂、及不含有卤素且不显示阻燃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或含有10~99.9质量%的具有1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的不含卤素的阻燃剂的树脂组合物的硬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性偏光板及使用该偏光板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体的普及,光学薄膜在工业上逐渐大量地生产且被使用。从手表、电子式桌上计算器等小对象显示体起始的液晶显示体,也逐渐地被使用在个人计算机、液晶电视、液晶投影机、进而在车载用仪表板、车载用中央控制板、车载用导航系统、抬头显示器(Head-Up Display)等作为车载用监控器。
以往的显示器,因为其前提是在一般家庭作为能够高画质观看的家电,而逐渐地开发进展,所以要求高亮度·高对比度,但是近年来的动向,逐渐要求在更严格的使用环境下赋予安全性、尤其是阻燃性。就阻燃性而言,主要是要求因火焰或热而“不烧焦的性能”、“不燃烧的性能”、及“即便燃烧也熄灭的性能”的3种性能。特别是设想车载用模块在车内发生火灾,为了抑制延烧和产生有毒气体,对车载用模块开始强烈地要求“不燃烧的性能”和/或“即便燃烧也熄灭的性能”。
过去的车载用模块,设置有聚碳酸酯板、压克力板、散热框(Louver jig)等作为显示器的前面板用以保护显示器。另一方面,近年来,从赋予图案设计性和触控面板功能、确保车内空间确保的观点而言,逐渐将如此的前面板等卸下而使显示器在车内的内部装饰表面突出。因此,显示器被要求的阻燃性进一步提高。
液晶显示体的构成要素的偏光板产生燃烧时,因为液晶监控器的显示功能消失且无法显示安全信息等,所以危险性提高。因此,被贴合在显示器的最表面的偏光板,也被强烈地要求“不燃烧的性能”和/或“即便燃烧也熄灭的性能”。另外,同时,从家财的保险应用的观点而言,也有使用阻燃性家电时,保险所需要的费用较低的情形,近年来,家电也被要求阻燃性。如此,家电及车载显示器被要求阻燃性且偏光板也被要求阻燃性。
通常,偏光板能够通过在使聚乙烯醇(以下也称为“PVA”)薄膜吸附作为二色性色素的碘或二色性染料且进行延伸加工而得到的偏光组件的两面,层积结合三乙酸纤维素(以下也称为“TAC”)薄膜,而且进一步在TAC薄膜表面设置感压性黏着层(以下也称为“PSA”)来制造。因为PVA、TAC、及PSA与通常的塑料和纤维素薄膜为同等成分,所以未具备车载用模块被要求的“不燃烧的性能”、“即便燃烧也熄灭的性能”,不如说是具有延烧性。因此,要求一种使偏光板成为阻燃性的技术。
赋予“不燃烧的性能”和/或“即便燃烧也熄灭的性能”的所谓阻燃性时,通常是使其含有阻燃剂。例如已知通常TAC含有磷酸三苯酯(以下也称为“TPP”)作为可塑剂。专利文献1记载通过含有如此的磷系化合物而能够赋予阻燃性且已知应用在偏光板。
而且,作为对偏光板赋予阻燃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记载一种使阻燃性织布成为几何图案(geometric pattern)。另外,专利文献3记载使感压性结合剂中含有至少10质量%的磷酸酯等不含卤素的阻燃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52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6-1302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515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宝来技术,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宝来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53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