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小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输送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4290.5 | 申请日: | 2017-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1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G·J·麦克拉克伦;A·L·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3/04 | 分类号: | B65G23/04;B65G23/44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洪贵 |
| 地址: | 美国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小 返回 路径 中的 载荷 输送 | ||
输送系统的部件,其被设计成减小输送机的返回路径中的收卷张力。返回路径中的缓冲辊以比用于输送带的驱动器的速度快的速度接合并驱动输送带的一部分。在驱动器和可选地关联到该驱动器的同步链轮之间的加配重的辊减小了输送带中的收卷载荷。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5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减小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输送机”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332,086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动力驱动的输送带,尤其涉及用于减小沿着弯曲路线行进的弧形输送机(radius conveyor)的收卷载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弧形输送机被设计成沿着弯曲路线行进。弧形输送机需要收卷张紧来防止带在驱动链轮处脱离。收卷张紧是指保持有效地将动力从驱动器传递到输送带所需的带张力。过低的带张力会导致驱动器打滑并减少从驱动器传递到输送带的能量。过高的带张力会对带施加过大的力,进而增加输送带断裂的可能性。缓冲辊和S形辊构型用于在某些区域中张紧输送带。通常,收卷张力倾向于在弧形输送机上的整个转弯区段中指数地增加弯曲带上的载荷,进而缩短输送带的寿命并且可能导致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小输送机的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返回路径中的缓冲辊以比用于输送带的驱动器的速度快的速度接合并驱动输送带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驱动器和同步链轮之间的以与该驱动器相同的速度运行的加配重的辊减小了输送带中的收卷载荷。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绕挂于带引导构件,以形成具有运载路径和返回路径的环路;用于所述输送带的驱动器;以及机动的缓冲辊,所述缓冲辊在所述返回路径中与所述驱动器间隔开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其中,所述缓冲辊的速度比所述驱动器的速度快。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绕挂于带引导构件,以形成具有运载路径和返回路径的环路;用于所述输送带的驱动器;同步链轮,所述同步链轮在所述返回路径中与所述驱动器间隔开以用于驱动所述输送带,所述同步链轮以与所述驱动器相同的速度运行;以及在所述驱动器和所述同步链轮之间的加配重的辊。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减小输送机的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驱动器来使输送带移动通过环路;以及使用靠近所述驱动器的出口布置的缓冲辊将所述输送带接合在位,其中,所述缓冲辊比所述驱动器运行得更快。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减小输送机的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以第一速度运行的驱动链轮来驱动输送带;驱动同步链轮,所述同步链轮以所述第一速度接合所述输送带;以及将所述输送带缠绕在位于所述驱动链轮和所述同步链轮之间的可移动的加配重的收卷辊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描述、所附权利要求和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特征及其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输送机的出料部分的示意图,其包括用于减小返回路径中的收卷的缓冲辊。
图2是输送机的出料部分的示意图,其包括同步链轮以减小返回路径中的收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小输送机返回路径中的收卷载荷的系统。下面将关于说明性实施例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本发明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应用和实施例中实现,并且在其应用中不特别限于于本文描述的特定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输送系统的出料部分10。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带20,输送带20绕挂于一个或多个驱动链轮30或其它合适的驱动器并由其驱动。输送带20呈环路的形式,其具有形成用于输送产品的运载路径的上部输送部分以及在该输送部分下方并且大体平行于该输送部分的下部返回路径部分。缓冲辊40沿着返回路径部分靠近驱动链轮30布置,以确保输送带20正确地接合驱动链轮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莱特拉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