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4081.0 | 申请日: | 2017-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4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横道友太;木根悠太;青野薰;片冈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F.C.C. |
| 主分类号: | F16D43/18 | 分类号: | F16D4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离合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即可使离合器容量增大的离心离合器。离心离合器(200),具备通过引擎驱动力直接旋转驱动的驱动板(210)。驱动板(210)分别具备摆动支撑销(214)及突出体(218)。摆动支撑销(214)嵌合于形成在离合器配重(230)的销滑动孔(231)而摆动自如地支撑离合器配重(230)。突出体(218)由圆筒状辊筒构成,离合器配重(230)的从动部(235)则接触于该突出体(218)。销滑动孔(231)形成为容许离合器配重(230)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的长孔状。从动部(235)形成为朝向驱动板(210)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并且朝向外侧倾斜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在引擎达预定旋转数之前的期间,将旋转驱动力向从动侧的传递断开,并且,引擎达预定旋转数时,将旋转驱动力向从动侧传递的离心离合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两轮摩托车或割草机中,是使用引擎达到预定旋转数时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从动侧的离心离合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即揭示一种设于1片驱动板的离合器配重随着引擎旋转数的増加而逐渐位移到离合器外罩侧,使设于离合器配重的离合器蹄块与离合器配重摩擦接触的离心离合器。此外,下述专利文献2则揭示一种在彼此相对旋转的第1驱动板及第2驱动板分别设有凸轮体及离合器配重,而离合器配重的一部分会爬上凸轮体的结构的离心离合器。因此,在下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通过离合器蹄块强压离合器外罩,可以増加所能传递的动力大小,即所谓的离合器容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8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3429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由于是根据引擎旋转数的増加而离合器配重逐渐与离合器外罩摩擦接触,故从引擎旋转数开始増加到离合器呈连结状态为止的时间变长,使得燃油消耗率降低,并且有离合器容量太小的问题。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离心离合器中,因通过引擎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驱动板是由第1驱动板及第2驱动板等两片所构成,会因零件数的増加而使结构复杂化,并且有制造负担増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者,因此其目的在提供可以简单的结构使离合器容量増大的离心离合器。
发明内容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具备:驱动板,接受引擎驱动力,且与从动皮带轮共同以一体方式旋转驱动;离合器外罩,在驱动板的外侧具有与该驱动板相同圆心设置的圆筒面;离合器配重,形成为沿驱动板的圆周方向延伸,具有面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的离合器蹄块,所述圆周方向的一边的端部侧经由摆动支撑销及销滑动孔可转动地安装于驱动板上,并且另一边的端部侧则向离合器外罩的圆筒面侧位移;突出体,向着离合器配重突出设置在驱动板上;以及从动部,设于离合器配重,而于离合器配重的所述另一边的端部侧位移时爬上突出体;摆动支撑销设于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一个,并延伸至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个之侧而形成;销滑动孔设于驱动板及离合器配重中的另一个,并且形成为容许离合器配重的所述一边的端部侧向驱动板的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位移的长孔状,供摆动支撑销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其中。此处所称的长孔是一个方向的长度对于与该一个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而言相对较长,整体上呈细长状延伸的贯通孔或盲孔。
若依以此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特征,离心离合器由于驱动板与离合器配重是以互相滑动自如地嵌合的长孔状的销滑动孔与摆动支撑销连结,通过驱动板进行旋转驱动使离合器蹄块与离合器外罩接触,离合器配重会偏移到旋转驱动方向的后方侧,使从动部爬上突出体,离合器蹄块则急速推压离合器外罩。亦即,离心离合器用1片驱动板也可使离合器蹄块强压在离合器外罩,以简单的结构即可使离合器容量増大。
再者,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所述离心离合器中,摆动支撑销是设在驱动板,销滑动孔则设于离合器配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F.C.C.,未经株式会社F.C.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4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装置
- 下一篇:跨骑型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