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芯线圈及该无芯线圈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3957.X | 申请日: | 201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5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斋藤悠辅;堀江一彦;大林雅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科宝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H01F5/00;H02K1/12;H02K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蕴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制造 方法 | ||
对于本发明的无芯线圈而言,多个α匝线圈是将分别具有中心开口的第一线圈层、与该第一线圈层同一形状且同一宽度的第二线圈层彼此层积而成的线圈,多个α匝线圈的连接方向的各外周部分分别相对于中心开口的Z轴(在此,Z轴是指,相对于通过α匝线圈的两连接端部的中心且第一线圈层与第二线圈层的层积边界面的X轴,通过α匝线圈的两非连接端部的中心且以与X轴垂直的方式通过层积边界面的轴)的中心轴线,具有点对称的连接用阶梯部,多个α匝线圈以在连接用阶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且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连成环状,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多个α匝线圈的结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小型电动马达或发电机的无芯线圈。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图7中记载了“环状且具有弯曲面的α匝线圈”的一例,记载了该α匝线圈由导线、覆盖该导线的周围的绝缘覆膜、进一步覆盖该绝缘覆膜的周围的热粘接覆膜构成。
在专利文献2的图4及图5中记载了“环状的α匝线圈”,例如参照图5的剖视图,该环状的α匝线圈是位于上方的第一线圈层和与该第一线圈层同一形状且同一宽度的第二线圈层彼此层积而成的线圈,“为了实现提高耐电压”,可以看成上下的两个线圈层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错位。但是,没有记载单体的环状的α匝线圈连成环状,也没有任何启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5393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课题
本申请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多个α匝线圈的结合力。特别是,在使具有一对突出端部并且由大致同一形状及大致同一宽度的双层薄型线圈构成的α匝线圈彼此相互粘接时,能够充分产生由按压和加热产生的自粘性。本申请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即使将双层的薄型线圈局部地连接成环状,连接部分也不容易分开,而且整体强度性优异。本申请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形态保持性优异。本申请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线圈的突出端部相对于印刷基板的焊接很容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无芯线圈的特征在于,多个α匝线圈是将分别具有中心开口的第一线圈层、与该第一线圈层同一形状且同一宽度的第二线圈层彼此层积而成的线圈,所述多个α匝线圈的连接方向的各外周部分分别相对于所述中心开口的Z轴(在此,Z轴是指,相对于通过α匝线圈的两连接端部的中心且第一线圈层与第二线圈层的层积边界面的X轴,通过α匝线圈的两非连接端部的中心且以与X轴垂直的方式通过层积边界面的轴)的中心轴线,具有点对称的连接用阶梯部,所述多个α匝线圈以在所述连接用阶梯部彼此重叠的方式且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连成环状。应予说明,在此,“无芯线圈”是指,单体的α匝线圈以至少3个以上连续的方式连成环状。另外,在此,在“彼此连接的状态”的概念中,包含利用粘接剂进行的粘接、通过溶解覆膜而进行的粘接(热粘接)。
另外,本发明的无芯线圈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向一侧内面侧弯曲的单体的α匝线圈(10)的中心开口(13)分别嵌入在芯体(20)的外周面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的多个基准支承突片(21),利用相对于所述芯体的外周面而配置的按压工具(22),向半径内方向同时按压经由所述基准支承突片在所述芯体增设为环状的多个单体的α匝线圈(10),一边维持该按压状态,一边利用加热机构对所述多个单体的α匝线圈(10)进行加热,由此,以使多个单体的α匝线圈(10)的各连接用阶梯部(14、14)彼此重叠的方式且在彼此连接的状态下获得环状的无芯线圈(1)。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科宝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科宝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3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具有端部环路布置的绕组的电机
- 下一篇:三相同步机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