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处理剂及其利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3536.7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2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坚大郎;中山武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5/643 | 分类号: | D06M15/643;D01F9/22;D06M13/184;D06M13/372;D06M15/53;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处理 及其 利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处理剂,其对于纤维有高的渗透性、且抑制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凝胶化。上述纤维处理剂含有氨基改性聚硅氧烷(A)、表面活性剂(B)、以及选自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C1)及下述化合物(C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C)。R2O‑(A1O)m‑R1‑NH2(1)(式(1)中,R1是有机基团,R2是有机基团,A1O表示碳数2~4的氧亚烷基。m表示1~50的数。)化合物(C2):分子内具有聚氧亚烷基及2个以上伯胺基的胺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处理剂及其利用。
背景技术
在制造纤维上,充分已知:由于摩擦阻力低,对纤维具有高的亲和性,故使氨基改性聚硅氧烷附着于纤维,以提高工序通过性及手感(引用文献1)。作为这种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附着方法,通常需要:使纤维浸渍于将氨基改性硅油水系乳剂化而得的乳剂,之后使其通过利用加热除去水分的干燥工序。在这些热处理工序中,热交联性高的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系处理剂在纤维上或干燥辊上发生交联反应而容易皮膜化或粘合剂化,发生处理剂不能向纤维束内部移动的、液状成分降低所致的手感变差、工序通过性的降低等的问题。另外,由于浸渍时间非常短,因此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乳剂的对纤维的渗透性低的情况下,存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系处理剂无法对纤维均匀附着的问题。
尤其是,在制造碳纤维的情况下,基于上述交联的覆膜化及对纤维的渗透性变得重要。作为碳纤维的制造方法,首先制造母体(有时将该母体的制造工序称为制丝工序)。将该母体在200~300℃的氧化性气氛中转换成耐火焰化纤维(以下有时将该工序称为耐火焰化处理工序),接着在300~2000℃的非活性气氛中碳化(以下有时将该工序称为碳化处理工序)的方法为一般性(以下,有时将耐火焰化处理工序及碳化处理工序合并而称为烧成工序)。在该母体的制造中,要经过与通常的丙烯腈系纤维相比而被拉伸至较高倍率的拉伸工序。因此,若不使氨基改性聚硅氧烷附着,则纤维彼此间容易发生粘着,高倍率拉伸不能均匀地进行,因而成为不均匀的母体,存在烧成所得的碳纤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强度的问题。另外,母体的烧成时,发生单纤维彼此间的熔接,存在所得的碳纤维的质量、品位降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了多种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系处理剂赋予母体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但在上述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覆膜化及渗透性不良的情况下,会发生烧成后的碳纤维强度不足的不良情况。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2714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2-129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这样的以往的技术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纤维有高的渗透性、可抑制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凝胶化的纤维处理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并用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具有伯氨基和氧亚烷基的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从而能够实现对纤维的渗透性及抑制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凝胶化,进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纤维处理剂,其含有氨基改性聚硅氧烷(A)、表面活性剂(B)、及选自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C1)及下述化合物(C2)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C)。
[化1]
R2O-(A1O)m-R1-NH2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未经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3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纤维结构物、电极部件及导电性纤维结构物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粒面人造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