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3357.3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名和政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2M7/48 | 分类号: | H02M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姜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马达驱动装置 噪声滤波器 一端连接 正极母线 扼流线圈 负极母线 三相马达 直流电源 逆变器 中性点 布线 卷绕 铁芯 | ||
马达驱动装置具备直流电源、逆变器、以及噪声滤波器。噪声滤波器具备:扼流线圈,其在共用的铁芯卷绕有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并且第一绕组插入于正极母线;和两个电容器,它们在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串联连接。第二绕组的一端连接于三相马达的中性点,第二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两个电容器之间的布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逆变器具备噪声滤波器,并利用噪声滤波器抑制共模噪声以及常模噪声。此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逆变器装置利用整流器将交流电源的输出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利用逆变器电路将该直流电力转换为所希望的交流电力而供给至负载。此时,电流在负载的交流中性点与整流器的输出侧中性点之间流动。逆变器装置具备抵消电流产生单元,该抵消电流产生单元利用从交流电源的输出侧的交流中性点朝向接地点流动的电流,将在负载的交流中性点与整流器的输出侧中性点之间流动的电流抵消,从而减少以负载的交流中性点的电位变化为基础的漏泄电流。
专利文献1:专利第3644315号公报
在通常的噪声滤波器中,若增大滤波常数,则滤波器的效果提高。而增大滤波常数、提高滤波器的效果的情形与原本逆变器的主要目的亦即电力转换无关,导致逆变器装置的部件变多而招致大型化和成本提升。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逆变器装置中,需要检测电阻。另外,在该逆变器装置中,噪声降低效果较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噪声降低的马达驱动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个方式提供具有星形连接的线圈的多相马达的马达驱动装置。马达驱动装置具备直流电源、逆变器、以及噪声滤波器。逆变器在连接于直流电源的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针对每相具有上下的臂构成用的多个开关元件。逆变器构成为利用开关元件的开关动作,将来自直流电源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噪声滤波器构成为将从逆变器向直流电源传播的噪声降低。噪声滤波器具备扼流线圈、和两个电容器。扼流线圈具有卷绕于共用的铁芯的第一绕组以及第二绕组。第一绕组插入于正极母线。两个电容器在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串联连接。第二绕组的一端连接于多相马达的中性点,第二绕组的另一端连接于两个电容器之间的布线。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一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图,图1的(b)是扼流线圈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其他例子的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另一其他例子的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的(a)所示,作为车载设备的马达驱动装置10是用于驱动三相马达40的设备。马达驱动装置10具备直流电源20、逆变器30、以及噪声滤波器50。
作为多相马达的三相马达40具有星形连接的三个线圈41、42、43。直流电源20为车载电池。
逆变器30具有:构成U相用的上下的臂的开关元件Q1、Q2、构成V相用的上下的臂的开关元件Q3、Q4、以及构成W相用的上下的臂的开关元件Q5、Q6。正极母线Lp以及负极母线Ln连接于直流电源20。在正极母线Lp与负极母线Ln之间,开关元件Q1、Q2、开关元件Q3、Q4、以及开关元件Q5、Q6串联连接。
开关元件Q1和开关元件Q2之间的布线与三相马达40的线圈41的一端连接。开关元件Q3和开关元件Q4之间的布线与三相马达40的线圈42的一端连接。开关元件Q5和开关元件Q6之间的布线与三相马达40的线圈43的一端连接。在开关元件Q1、Q2、Q3、Q4、Q5、Q6分别反向并联连接有二极管D1、D2、D3、D4、D5、D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3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