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23101.2 | 申请日: | 2017-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平冈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内窥镜包括:顶端硬性部,其以从外周延伸到内部的方式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并以使第1槽部和第2槽部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钳子抬起台,其配置于第1槽部,该钳子抬起台沿着贯通孔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嵌入槽;臂部,其具有从第2槽部经由贯通孔延伸到第1槽部的柱状部,在柱状部的单侧形成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嵌入到嵌入槽,在柱状部的与嵌入部相反的那一侧形成有与钳子操作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其配置在臂部的柱状部的外周,该密封部一体地水密密封第1间隙和第2间隙,该第1间隙形成在臂部的柱状部的外周面和顶端硬性部的形成有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该第2间隙形成在臂部的柱状部的外周面和钳子抬起台的形成有嵌入槽的内周面之间。由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清洗性良好的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插入到被检体内进行被检部位的观察等的内窥镜,其在医疗领域等中广为使用。在近年来的内窥镜中存在具备抬起机构的结构,该抬起机构用于使进行被检体内的处置的钳子等处置器具朝向患部。
然而,内窥镜为了预防感染症的传播而需要在使用之后充分地清洗。为了优化内窥镜的清洗性,优选水密地密封各构件之间的间隙。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利用O形密封圈水密地密封旋转轴的外周的内窥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12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内窥镜中,优选的是旋转轴和处置器具抬起台之间的间隙也被水密地密封。也考虑利用粘接剂填埋该间隙,但存在因结构变复杂导致组装的工作增加、成本增加、并且因粘接剂的粘贴方式导致成品率恶化等问题。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清洗性良好的内窥镜。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包括:顶端硬性部,其设在插入到被检体的插入部的顶端,该顶端硬性部以从外周延伸到内部的方式形成有第1槽部和第2槽部,并以使所述第1槽部和所述第2槽部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钳子抬起台,其配置于所述第1槽部,该钳子抬起台沿着所述贯通孔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嵌入槽;臂部,其具有从所述第2槽部经由所述贯通孔延伸到所述第1槽部的柱状部,在所述柱状部的单侧形成有嵌入部,该嵌入部嵌入到所述嵌入槽,在所述柱状部的与所述嵌入部相反的那一侧形成有与钳子操作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密封部,其配置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柱状部的外周,该密封部一体地水密密封第1间隙和第2间隙,该第1间隙形成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顶端硬性部的形成有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之间,该第2间隙形成在所述臂部的所述柱状部的外周面和所述钳子抬起台的形成有所述嵌入槽的内周面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状部形成有供所述密封部嵌合的凹部。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的外周形状和所述嵌入槽的内周形状形成为一致,防止所述嵌入部和所述嵌入槽的相对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钳子抬起台形成有在内部与所述嵌入槽连通的螺孔,将螺钉螺纹接合于所述螺孔,所述螺钉推压所述嵌入部,防止所述嵌入部和所述嵌入槽的相对旋转。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嵌入部和所述嵌入槽中沿着所述贯通孔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彼此相对的一对缺口部,在所述一对缺口部之间插入有防旋转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3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入器具和插入设备
- 下一篇:内窥镜、内窥镜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