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1937.9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4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博仲;冈崎重树;中口晴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B01D53/94;B23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处理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在供排气流动的容器主体(10)的外部,形成对用于处理排气的催化剂单元(40)进行支承的催化剂支承机构(30)的工序;向在内侧设置有焊接部件的已经退火的容器主体(10)的内部,装配催化剂支承机构(30)的工序;将焊接部件(21、22、23)与催化剂支承机构(30)进行焊接的工序;将已经退火的罩盖(10a)与容器主体(10)进行焊接,并进一步地对该罩盖(10a)与容器主体(10)的焊接部位进行局部退火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催化剂单元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催化剂单元用于处理在船舶等排出的排气。
背景技术
在这里,普通的排气处理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具有:容器主体,其供排气流动;催化剂支承机构,其设置于容器主体的内部;以及罩盖,其具有排气能够通过的孔部并且焊接于容器主体。催化剂支承机构能够支承催化剂单元,并且为了将排气不通过催化剂的流路密封而与容器主体的内侧焊接,以使得排气一定通过催化剂。在这里,容器主体、罩盖的材料是例如铬钼钢。而为铬钼钢的情况下,为了去除在成型时、焊接时所产生的内部应力而需要退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9540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样的现有的排气处理装置通过以下方法制造:首先,在容器主体的内部形成催化剂支承机构,并且依次焊接于容器主体的内侧,将罩盖焊接于容器主体后,一并对排气处理装置整体进行退火。然而,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由于退火的影响,催化剂支承机构会变形,存在催化剂支承机构的气密性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构成排气处理装置的催化剂支承机构的气密性提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供排气流动的容器主体的外部,形成对用于处理排气的催化剂单元进行支承的催化剂支承机构的工序;向在内侧设置有焊接部件的已经退火的容器主体的内部,装配所述催化剂支承机构的工序;将所述焊接部件与所述催化剂支承机构进行焊接的工序;将已经退火的罩盖与所述容器主体进行焊接,并进一步地对该罩盖与容器主体的焊接部位进行局部退火的工序。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预先对在内侧设置有焊接部件的容器主体和罩盖进行退火,并在对容器主体与罩盖进行了焊接后,对它们的焊接部位进行局部退火。另外,在焊接催化剂支承机构时,将所述焊接部件与催化剂支承机构进行焊接。因此,催化剂支承机构不受因退火带来的影响,能够防止因退火引起催化剂支承机构变形。因此,与一并对包含催化剂支承机构的排气处理装置进行退火的现有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相比,能够提高催化剂支承机构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1B是表示同排气处理装置的预堆边焊焊道(日文:バタリングビード)的侧面剖视图。
图1C是表示同排气处理装置的抵板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催化剂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催化剂单元的筒状壳体的分解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排气处理装置的剖面俯视图,是图1A中的V1向视图。
图5是同排气处理装置的剖面俯视图,是图1A中的V2向视图。
图6是同排气处理装置的剖面俯视图,是图1A中的V3向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1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虚拟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