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联锁特征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0807.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6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T·B·卡特;B·J·波普;S·A·梅尔斯;B·S·巴斯特勒;T-M·杨;A·J·布林克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Q1/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罗亚男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子设备 联锁 特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个外壳部件的电子设备,该多个外壳部件通过模制材料联锁在一起。为了为模制材料提供联锁表面,外壳部件可包括各种几何形状,该几何形状被设计为接收和保持模制材料,使得外壳部件彼此固定。例如,第一外壳部件可经历若干材料去除操作以形成多个挡边,每个挡边都具有通孔。当模制材料沿挡边延伸并进入通孔中时,模制材料固化并与第一外壳部件联锁。第二外壳部件可包括接收模制材料的若干阶梯式凹痕。另外,第三外壳部件可包括燕尾凹痕以接收模制材料,使得第一外壳部件和第二外壳部件与第三外壳部件联锁。凹痕可在三个维度提供保持力以阻止脱离。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电子设备。具体地讲,以下描述涉及电子设备的两个部件或更多个部件的联锁/互连。部件之间的联锁可限制或阻止部件彼此脱离。另外,联锁可在多个维度上提供支撑,以在多个维度上抵消对电子设备的负载或力。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被设计为提供各种功能。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与另一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金属外壳。众所周知,金属可阻挡或禁止无线传输。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便携式电子设备可包括分开两个金属外壳部件的细长开口(不含金属)。然而,该构型允许金属外壳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部件“浮动”,从而降低结构稳定性。因此,当力被施加于设备上时(诸如当设备跌落时),便携式电子设备容易受到损坏。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消费电子产品包括具有限定内部体积的壁的外壳组件,其中至少一个壁为射频(RF)天线,该天线包括将距离d延伸到内部体积中的金属部分。金属部分具有位于从壁的内部表面延伸到内部体积中至距离d 的区域内的微特征部。外壳组件还包括由能够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转变的双状态材料形成的非金属部分。当一定量的固态的双状态材料与微特征部接合时,联锁装置会将金属部分和非金属部分锁定到一起。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方法,该壳体被适配为接收模制材料。该方法通过以下操作实现:在壳体中切割通道以限定底座和与底座分开的外壳部件,在底座中形成第一凹痕,在外壳部件中形成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第一挡边和第二挡边限定第二凹痕),以及在第一挡边上形成通向第二挡边的通孔,其中第一凹痕、第二凹痕和该通孔接收模制材料以将外壳部件保持在底座上。
用于连结由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一部件和由能够在液态和固态之间转变的非金属材料形成的第二部件的联锁装置包括在第一部件中形成的微特征部,该微特征部包括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具有第一壁,第一壁限定第一内部腔并且被表征为具有第一纵向轴,第一纵向轴与第一方向分量对准;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具有第二壁,第二壁限定第二内部腔并且被表征为具有第二纵向轴,第二纵向轴与第二方向分量和第三方向分量的组合对准。联锁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腔和第二腔中的一定量的固态的非金属材料,此类非金属材料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锁定在一起。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研究了下面的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之后,实施方案的其他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将所有此类附加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包括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内容内、包括在这些实施方案的范围内,并且受以下权利要求书保护。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些所述实施方案的电子设备的实施方案的等轴前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等轴后视图,其示出了壳体的各种特征部;
图3示出了壳体的平面图,其示出了被设计为接收内部部件的壳体的内部腔;
图4示出了壳体的拐角部分的等轴视图,其示出了壳体的各种特征部,这些特征部使得能够在第一外壳部件和第二外壳部件之间联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