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气溶胶供应系统及其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20023.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里·弗雷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科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A61M15/06;A61M11/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石磊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吸 蒸发器 电加热元件 液体源 蒸发 电绝缘材料 供应系统 蒸发液体 蒸气供应 气溶胶 嵌入式 子组件 吸入 嵌入 邻近 | ||
一种用于电子蒸气供应系统的子组件,包括:用于蒸发的液体源;以及用于蒸发液体的一部分以供使用者吸入的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芯吸部件;以及嵌入该芯吸部件中的电加热元件;其中,芯吸部件包括多孔电绝缘材料的片,并且该芯吸部件被布置成将液体从液体源芯吸到芯吸部件的邻近嵌入式电加热元件的表面,以进行蒸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提供系统和用于气溶胶供应系统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气或气溶胶供应系统和装置,例如电子香烟,通常包括源液的储存器,可能包括尼古丁,以及由电池供电用于蒸发源液以供使用者吸入的加热器或加热元件。芯件可用于将源液输送到加热元件以进行蒸发过程。例如,加热元件可以是缠绕在中央芯件上的线圈。
这些装置的目的是使每次吸入(抽吸)时输送的蒸发源液的量最大化。这可以通过增加加热元件的热输出来实现,使得更多的源液在抽吸期间被蒸发。例如通过使用较低的电阻线来形成加热元件而减小加热器的电阻,从而在给定的电池电压下允许更多的电流流过,从而增加加热器消耗的功率并产生更多的热量。然而,该方法带来了特殊的挑战。
为了降低电阻,可以增加电热丝的直径。应通过芯件输送增加量的源液以提供由较高加热器功率实现的较高蒸发速率;这需要更大尺寸的芯件。然而,这些因素会降低效率,因为从加热器到芯材料的热传导,并且需要加热更大质量的加热器。
而且,可实现的蒸气产生速率可能受到蒸气进入可吸入气流的速度所限制。源液的蒸发发生在加热器和芯件的界面处。在加热器导线圈内部具有中央芯件,蒸气必须从界面流出超过加热器表面以被收集用于吸入。降低加热器电阻以增加功率与有限的界面面积相结合可产生如此强烈的蒸发,使得蒸气不能足够快地逸出,而是在界面处形成阻碍液体与加热器接触的袋状物(pocket)。这降低了蒸气产生的效率,导致加热器温度升高,因为电力没有用于蒸发。这会降低蒸气的质量并可能导致不希望的副产物。
因此,另选的芯件和加热器装置是令人感兴趣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蒸气供应系统的子组件,包括:用于蒸发的液体源;和用于蒸发一部分液体以供使用者吸入的蒸发器,该蒸发器包括:芯吸部件;和嵌入芯吸部件中的电加热元件;其中,芯吸部件包括多孔电绝缘材料片,并且芯吸部件被布置成将液体从所述液体源芯吸到芯吸部件的嵌入式电加热元件附近的表面以进行蒸发。
多孔电绝缘材料可包括多孔陶瓷。芯吸部件可具有30%至85%的孔隙率,并且可具有的厚度比芯吸部件的最长尺寸小至少50倍。
加热元件可以具有嵌入形状,该嵌入形状包括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和嵌入芯吸部件中的长度,该长度是芯吸部件的最长尺寸的2至20倍。一个或多个弯曲部可以限定加热元件的相邻部分,该相邻部分的中心到中心的间距不大于加热元件的嵌入宽度的2倍。芯吸部件的厚度可以在加热元件的嵌入宽度的105%至250%的范围内。加热元件可以相对于芯吸部件的厚度基本上嵌入在中间位置。加热元件可包括金属导线。
芯吸部件可以基本上是平面的。蒸发器可以通过芯吸部件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穿过蒸发室的一个或多个壁中的孔而被支撑在蒸发室中,以延伸到液体源中。芯吸部件的穿过蒸发室的一个或多个壁中的孔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位于芯吸部件的相对侧。蒸发器可以支撑在蒸发室中,使得芯吸部件的最薄轮廓呈现在通过蒸发室的气流方向上。液体源可包括具有环形形状并围绕蒸发室的储存器。蒸发室的壁也可以是储存器的内壁。
子组件可以是用于电子蒸气供应系统的雾化烟弹。
根据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蒸气供应系统,其包括根据第一方面的子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科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尼科创业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20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