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器、燃气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9481.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5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宫本健司;泷口智志;齐藤圭司郎;赤松真儿;福场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R3/18 | 分类号: | F23R3/18;F23R3/28;F23R3/30;F23R3/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燃气 涡轮 | ||
一种燃烧器(3),其具备:第一喷嘴(51),其沿轴线(Ac)延伸,并向下游侧喷射燃料;稳焰器(52C),其从外周侧覆盖第一喷嘴(51)的下游侧端部;以及多个第二喷嘴(52),其在稳焰器(52C)的外周侧在轴线(Ac)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稳焰器(52C)具有:锥部(C2),其随着从上游侧趋向下游侧而扩径;以及凸缘部(C3),其从锥部(C2)的下游侧端缘向径向外侧延展,该燃烧器形成有沿轴线(Ac)方向贯通至少凸缘部(C3)的贯通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燃气涡轮。
本申请基于2016年03月2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065010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用于燃气涡轮的燃烧器具备:用于形成扩散火焰或者预混合火焰的第一燃料喷嘴、以及借助由该火焰进行的点火而形成预混合火焰的第二燃料喷嘴。通常,第一燃料喷嘴的下游侧端部被用于使由第二燃料喷嘴形成的预混合火焰稳定的稳焰器覆盖(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稳焰器呈随着从上游侧趋向下游侧而扩径大的锥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42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稳焰器虽然能够实现对于预混合火焰的稳焰,但另一方面,由于稳焰器本身暴露于火焰中,从而有时该稳焰器产生热变形。在稳焰器变形的情况下,有时对形成于其下游侧的预混合火焰的形状或燃烧气体的性状产生影响,从而阻碍燃烧器的稳定的运转。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稳焰器产生热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运转的燃烧器、以及具备该燃烧器的燃气涡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燃烧器具备:第一喷嘴,其沿轴线延伸,并朝向下游侧喷射燃料;稳焰器,其从外周侧覆盖所述第一喷嘴的下游侧端部;以及多个第二喷嘴,其在所述稳焰器的外周侧在轴线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所述稳焰器具有随着从上游侧趋向下游侧而扩径的锥部、以及从该锥部的下游侧的端缘向径向外侧延展的凸缘部,至少在所述凸缘部形成有沿轴线方向贯通该凸缘部的贯通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至少在凸缘部上形成有贯通部,因此即使在稳焰器暴露于火焰的热量中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贯通部吸收该贯通部周边部分的热应力从而抑制热变形。即,能够降低上述热变形的影响波及凸缘部以外的部分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上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器中,也可以为,所述贯通部为从所述凸缘部的径向外侧朝向内侧延伸的凸缘部狭缝、以及与该凸缘部狭缝连通并且形成于所述锥部的包含下游侧的端部在内的区域的锥部狭缝。
在该结构中,除了在凸缘部形成有凸缘部狭缝之外,还在锥部形成有与该凸缘部狭缝连通的锥部狭缝。由此,在稳焰器暴露于热量中的情况下,利用凸缘部狭缝吸收热变形,并且还利用锥部狭缝吸收该热应力。由此,能够减少在凸缘部与锥部之间的连接部(锥部的径向外侧的端缘)中产生的热变形。即,能够提高稳焰器的耐久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器中,也可以为,所述贯通部为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凸缘部的孔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凸缘部形成有作为贯通部的孔部,因此即使在稳焰器暴露于火焰的热量中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该孔部吸收热应力。即,能够降低上述热应力的影响波及锥部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燃烧器中,也可以为,所述贯通部至少在所述凸缘部上在轴线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9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