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19089.8 | 申请日: | 201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宫崎德一;加藤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03 | 分类号: | G02F1/03;G02F1/03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使形成有光波导的基板的配线构造简化的光调制器。光调制器具备:基板(1),具有电光效应;光波导(2),形成在基板(1)上;多个控制电极(3),用于控制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及多个受光元件(4),用于检测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该光调制器具有两个以上的独立的光波导调制部,针对独立的光波导调制部的各个光波导调制部,在基板(1)上部具备受光元件(4),在光调制器的上方有配线基板(7),在配线基板(7)有多个电气配线(8),多个电气配线(8)配置为延伸到配线基板(7)的一边的附近,并且与受光元件(4)电连接,将由受光元件(4)检测到的信号向外部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调制器,尤其涉及两波长集成型等高集成型调制器的配线构造。
背景技术
在光通信系统的高速化、大容量发展中,在光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光调制器的高性能化、高密度化正在发展。另外,随着光调制器的小型化的要求,构成光调制器的基板的小型化也正在发展。但是,为了兼顾光调制器的高性能化、高密度化和小型化,由于基板尺寸的制约而使配线的自由度小,因此需要对基板上的配线进行研究。
关于这样的光调制器的配线,提出有以下那样的发明。
例如,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如下的构造:使形成有光波导的基板与用于放大、中继或终止调制用高频信号的基板分离并重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8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281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55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开发出两波长集成型等高集成型光调制器。在图1中示出现有的两波长集成型DP-QPSK(Dual Polarization-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双极化-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器的结构例。图1的光调制器具有被输入波长λ1的光波的光波导调制部M1和被输入波长λ2的光波的光波导调制部M2,上述的光波导调制部M1、M2构成为彼此独立地动作。
光波导调制部M1、M2各自在具有电光效应的基板1上具备光波导2、用于对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进行控制的控制电极3和用于对在光波导2中传播的光波进行检测的受光元件4。控制电极3由被施加高频信号(调制信号)的信号电极31或被施加DC电压(偏压)的DC偏压电极32等构成。
各光波导调制部M1、M2的光波导2形成为将马赫-曾德尔型波导多层地配置成嵌套型而成的构造,与之相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控制电极3或受光元件4。在图1中,在光波导调制部M1、M2上分别设置有4个信号电极31、6个DC偏压电极32和2个受光元件4。
在光波导调制部M1的下游配置有极化波合成部5,使成为主要成分的在马赫-曾德尔型波导的输出侧臂部中传播的光波在极化波合成部5合成并输出至光纤6。光波导调制部M2也同样。极化波合成部5具有使用空间光学系统进行极化波合成的构造或使用光波导进行极化波合成的构造。
如上所述,在高集成型光调制器中,在基板1上设置多个控制电极3或受光元件4。因此,与这些部件连接的电气配线复杂化,另外,若电气配线的线路间隔变窄,则担心在电气配线间发生电串扰。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使形成有光波导的基板的配线构造简化的光调制器。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光调制器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9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