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液压介质回引器件的凸轮轴调节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9088.3 | 申请日: | 2017-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2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克拉默;奥拉夫·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车文 |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液压 介质 器件 凸轮轴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内燃机的凸轮轴调节系统(1),该凸轮轴调节系统带有液压凸轮轴调节器(2),其具有定子(3)、以能扭转的方式支承在定子(3)中的转子(4)和包括阀(5)的液压控制系统(6),其中,转子(4)具有至少一个叶片,叶片伸入在转子(4)和定子(3)之间形成的压力室中,从而使该压力室被划分为两个子腔,其中,每个子腔与液压控制系统(6)协作,从而根据阀(5)的位置来调节两个子腔之间的预设转子(4)与定子(3)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的液压压力比;该凸轮轴调节系统还带有在凸轮轴调节器(2)的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致动器(7),其起调节作用地作用到阀(5)上,其中,在致动器(7)的面对凸轮轴调节器(2)的一侧上布置有液压介质引导区段(8),该液压介质引导区段(8)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其使在运行状态中从阀(5)逸出到凸轮轴调节器(2)的周围环境中的液压介质流变向回到凸轮轴调节器(2)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例如轿车、货车、巴士或农业商用车的内燃机、例如柴油机或汽油机的凸轮轴调节系统,该凸轮轴调节系统带有(叶片单元类型的)液压凸轮轴调节器,该液压凸轮轴调节器具有定子、以能扭转的方式支承/容纳在定子中的转子和包括阀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转子具有至少一个叶片,叶片伸入在转子和定子之间形成的压力室中,从而使该压力室被划分为两个子腔,其中,每个子腔与液压控制系统协作/连接,从而根据阀的位置来调节两个子腔之间的预设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的液压压力比;该凸轮轴调节系统还带有在凸轮轴调节器的轴向方向上相邻布置的致动器,该致动器起调节作用地作用到阀上。凸轮轴调节系统因此也被称为由凸轮轴调节器和操纵凸轮轴调节器的致动器构成的结构组/设施。
背景技术
按类属的凸轮轴调节系统由现有技术已经长时间公知。例如DE 10 2007 020 525A1公开了用于内燃机的凸轮轴调节器,其在端部侧安置在凸轮轴上,并且作为通往驱动轮的传递件起作用,用以旋转式地驱动凸轮轴。凸轮轴调节器具有相对凸轮轴抗相对扭转地布置的内轮和能相对内轮扭转的且同轴布置的外轮,其中,与内轮同轴地设置有带有阀芯的控制阀,阀芯设置用于控制流体对布置在内轮与外轮之间的压力室的加载,以便导致内轮与外轮之间的角度调节。内轮具有中间的且相对凸轮轴轴向地延伸的、以能轴向运动的方式容纳阀芯的阀芯室,其具有至少一个控制棱边,阀芯与控制棱边密封地协作。
在公知的凸轮轴调节系统中,从凸轮轴调节器的阀例如通过T端口流出的液压介质、优选油大多直接流回到储器中,这大多导致液压介质的相对远的运输路径。为了在流至储器中之后再次供应液压介质而需要油泵,这是因为针对相对定子调节转子,不存在连在中间的在调节过程中给凸轮轴调节器提供液压介质/油的储备部。此外,由于这种长的运输系统,系统的惯性是相对高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消除由现有技术公知的缺点,并且尤其是提供一种凸轮轴调节系统,其中,流出的液压介质应该以尽可能短的路径再次提供用以调节凸轮轴调节器。
这根据本发明以如下方式解决:在致动器的面对凸轮轴调节器的(优选轴向的)一侧上布置有液压介质引导区段,该液压介质引导区段以如下方式构造,即,其使在运行状态中从阀逸出到凸轮轴调节器旁的液压流转向/变向回到凸轮轴调节器中。
由此,致动器直接用作总归安置在凸轮轴调节系统中的引导构件,以便使相应的液压介质流朝期望的方向转向。
另外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要求保护并且随后详细阐述。
当液压介质引导区段以相对壳体固定的方式布置/安置在致动器上时,液压介质引导区段总是不依赖于阀的位置地相对于凸轮轴调节器以特定的间距定位。由此,液压介质流在每种运行状态中都可靠地且合理地转向。
液压介质引导区段在此适宜地直接/紧邻地安置/布置在致动器的致动器壳体上,或者与支承单元连接,该支承单元固定地容纳在致动器壳体中并且沿挺杆移动方向引导致动器的挺杆。在致动器实施为磁致动器时特别有利的是,支承单元直接是致动器的磁极芯的组成部分。由此,结构明显得到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9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