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熔融萃取对聚芳基醚脱盐有效
| 申请号: | 201780018312.7 | 申请日: | 2017-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9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S·格拉姆利克;A·斯坦默;A·尤兹霍弗;F·涅德梅尔;M·加斯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75/00 | 分类号: | C08G75/00;C08J3/00;C08J3/14;C08F6/28;C08G65/40;C08G65/46;C08G75/02;C08G75/20;C08G75/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周志明;钟守期 |
| 地址: | 德国莱茵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熔融 萃取 聚芳基醚 脱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芳基醚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在碳酸盐化合物(C)的存在下使组分(a1)和(a2)反应,以获得包含聚芳基醚和盐(S)的含盐聚合物(sP)来进行。反应后,从含盐聚合物(sP)中萃取盐(S),获得含有聚芳基醚的脱盐聚合物(eP)。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芳基醚的方法,其通过使组分(a1)和(a2)在碳酸盐化合物(C)的存在下反应以获得包含聚芳基醚和盐(S)的含盐聚合物(SP)来进行。反应后,将盐(S)从含盐聚合物(SP)中萃取,获得包含聚芳基醚的脱盐聚合物(DP)。
具有特殊经济意义的一类聚芳基醚聚合物是聚芳基醚砜。聚芳醚聚合物是高性能热塑性塑料的一部分,并且因高耐热变形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固有的阻燃性而备受关注。
聚芳基醚聚合物的制备早已为人所知。聚芳基醚聚合物的制备通常通过相应的芳族二羟基化合物与芳族二卤素化合物的缩聚来进行,缩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在作为碱的碳酸钾的存在下进行。在制备过程中,聚芳基醚聚合物以溶液形式获得,所述溶液包含溶解于非质子溶剂中的聚芳基醚聚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卤化钾可以通过机械方法(例如通过离心或过滤)从溶液中分离,使得溶液以及随后分离出的聚芳基醚聚合物仅包含少量或甚至不包含卤化钾。对于随后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分离聚芳基醚聚合物,现有技术中记载了多种方法。
根据DE 19 57 091和EP 0 000 361中记载的用于分离通过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缩聚制备的聚芳基醚聚合物的方法,将包含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聚芳基醚聚合物的溶液引入水中,并使聚芳基醚聚合物沉淀。
DE 36 44 464和EP 2 305 740同样记载了通过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缩聚制备聚芳基醚聚合物的方法。随后,使所获得的溶液——其包含溶解于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的聚芳基醚聚合物——在含水的沉淀浴中液滴化,聚芳基醚聚合物从而以珠粒形式获得。
EP 0 292 211记载了一种制备芳基聚醚或硫醚的方法,其中使双酚、双硫酚(bisthiophenol)或羟基苯基硫醇与二卤代苯型化合物(dihalobenzoid compound)在碱性碱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接触,并且其中反应在溶剂的存在下进行。使获得的产物溶液与水接触,从而除去反应中形成的碱金属卤化物。
US 4,113,698记载了一种通过碱金属双酚盐与至少一种二卤代化合物和/或碱金属卤代酚盐在芳族溶剂中的亲核缩聚制备聚醚酮的方法。随后,将获得的反应混合物结晶或沉淀,最后通过研磨使其达到小粒度并用水洗涤。
WO 2010/046482记载了一种在二苯砜中制备聚醚酮以获得反应混合物的方法,然后将其冷却使其固化。然后,将固体反应混合物研磨并用丙酮和水萃取。
现有技术中记载的所有通过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缩聚制备聚芳基醚聚合物的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仅具有低含量的卤化钾。然而,不可能从聚芳基醚聚合物中完全除去非质子极性溶剂。因此,这些非质子极性溶剂也存在于由可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聚芳基醚聚合物制备的模制品中。
非质子极性溶剂可在其使用过程中从这些模制品中迁移出来。因此,由此获得的模制品有令人担心的毒理学问题。因此,模制品经常特别不适合于食品应用。
为了避免聚芳基醚聚合物中任何残余含量的非质子极性溶剂,现有技术记载了用于制备聚芳基醚聚合物的熔融聚合法。
DE 27 49 645记载了一种以熔融聚合法制备聚芳基醚的方法,通过在无水碱金属碳酸盐的存在下,在不存在溶剂或稀释剂的情况下,使至少一种双酚与至少一种二卤代苯化合物缩聚或使卤代苯酚缩聚来进行。所述反应在捏合机或挤出机中进行。在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无机成分(例如氯化钠或氯化钾)通过溶解和随后的过滤、筛分或萃取从聚芳基醚中除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18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